唐啟陽確定姜弦回咸陽,把徐山叫來和他說:「姜弦要帶妻兒回咸陽,以後你管著松溪莊和康平園,如何?」
徐山不太自信:「我能行嗎?」
唐啟陽語氣肯定:「行,你可以說是在松溪莊長大,完全了解松溪莊,平時也處理不少事。」
徐山聽姑丈說自己行有了信心:「好。」
唐啟陽便跟他說:「你明天開始做著姜弦的事,他在旁邊提點你。」
徐山:「好。」
過兩天唐啟陽去和荀子師生談話,表示以後常在關中居住,偶爾出去遊歷,每隔兩年回邯鄲跟親人相聚,回來看他們。
荀子師生幾個早料到,荀子和唐啟陽說:「我等著太平到來。」
唐啟陽和他坦誠:「荀先生,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太久,死的人太多,仇恨太深,沒有真正的太平。」
而且現在道德體系還未成熟,仁義禮智信沒有普及到黔首,社會文明程度低,沒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輪迴之說,很多人沒有顧忌,按個人喜好行事,想欺負人就欺負人,甚至殺人。
乾旱的時候燒死人祭祀上天求雨,水災的時候用童男童女沉河祭祀河神,求河神不發大水……
野蠻愚昧。
大秦以後還要將各國長城連起來,修直道,修馳道,想要真正太平,太難!
荀子嘆氣:「確實,仇恨能傳許多代,你們做能做的事就行了,不必過於勉強。」
唐啟陽笑說:「是,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我有時在想,後人會在史書如何記載我們,可能有讚美,也有罵名。」
張蒼接話:「鄴城和邯鄲城破又不關你和蘭娘子的事。」
唐啟陽:「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因為我們,不過我們不在意。」他的聲音變神秘兮兮:「我想年紀大一些後寫我和蘭的傳記刻在石板上,也用竹簡刻一些好書用墨描繪,密封埋在十幾米深的土裡,多埋幾個地方,說不定有一個地方留到兩千年後,讓兩千年後的後人了解現在的真實情況。」
荀子和李方王羽覺得沒有必要,書籍會一代接一代傳下去。
張蒼問:「唐君是覺得史記記錄不真實?」
唐啟陽看他說:「我沒有說,是你說的,再說一兩千年時間不知道經歷多少次戰火,書籍不知道被毀多少次,要是一些珍貴的書在戰亂中完全被毀,斷了傳承多可惜。」
荀子聽到戰火和斷傳承不淡定,果斷說:「埋,埋竹簡石刻,多埋幾個地方!」
李方和幾個師弟聽後也覺得很有必要埋著作留給後世,紙是壞得快,不能埋紙制書籍。
唐啟陽和李方師兄弟幾個談後把青溪書院交給他們,李先生的家人如今有一半在松溪莊,他幾個師弟也有家屬在身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