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和大臣們時刻關注各個郡縣官員傳回來的消息,民間反應跟他們預測的情況差不多。
唐啟陽和徐蘭監督自家春耕完成後去渭河邊看建橋情況,只見岸上的橋墩地基已打好,岸上的橋墩和河水裡的第一個橋墩之間已經架起弧形竹架。
唐啟陽看河水裡的第一個橋墩水面上高度和媳婦說:「橋墩露出水面高兩米後向兩側弧擴,再向上砌大約三米,要是遇到大洪水,河水可能淹沒橋面。」
徐蘭:「那應該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淹沒也沒事。」很多石拱橋在每年夏季發洪水的時候被淹沒,一千多年也沒事。
唐啟陽點頭:「搭的那些竹架不知道能不能經夏汛衝擊。」雨季渭河漲水汛猛。
徐蘭看向河水外面說:「外面橋墩之間還沒有搭架,估計相里垣他們心裡也沒數。」
唐啟陽:「應該是。」
夫妻倆遠遠看建橋工地後便轉去青溪書院,等第二節課下,上第三節課的時候分別給一個班學生上課。
他們來青溪書院給學生上課並不固定,隨機來,徐蘭一般講醫學衛生常識,用什麼簡單的法子治療和緩解常見病,有時帶一些野外常見能的止血消炎新鮮草藥給學生們輪流辯認,如何炮製常見藥材家裡存著,她講的基本上曬乾就行。
唐啟陽一般給學生們講地理環境,動物習性,從虎狼講到蛇種類,教學生認知哪種蛇有毒哪種無毒,被毒蛇咬後如何急救。
學生們很喜歡聽他們的課,記下後回家告訴大人,於是很多人家長知道膝蓋疼痛可以用姜加酒蒸一刻多鐘後敷,這個方法有人在冬日和初春用過,效果相當不錯。
知道收麥子的時候將艾草割下曬乾,可以用來艾灸,可以用來做驅蚊子的薰香,等等。
當初青溪書院開學的時候坐滿十個班,不少小孩坐不住,聽不進,也不想認字學寫字便不再來了,如今還有六個班,男女比例差不多。
堅持來讀書的小孩聽課和學習都很認真。
唐啟陽和徐蘭給兩個班上一節課後便回家。
此時春雨已過,春光明媚,第二天唐啟陽夫妻帶一套換洗的衣服去風溪莊,到風溪莊放行李後唐啟陽拿著釣魚竿提著水桶去信陵君的別院找他,結伴去灃河釣魚。
徐蘭帶著藥簍和藥鋤進山採藥,順便摘一把刺嫰芽回來,中午炒雞蛋吃個鮮。
半下午,嬴政派人護送扶蘇和四個五歲以上公主到四合院,夫妻倆心想政兒還挺體貼,不用他們回城給扶蘇兄妹幾個上課。
扶蘇兄妹天天在身邊,夫妻倆也不想天天給他們上課。
於是第二天早上,唐啟陽多帶一副釣具帶扶蘇去跟信陵君匯合去河邊釣魚。
十三歲的扶蘇是個俊美少年,性情平和,跟他高冷、一看就知道不好惹的阿父很不一樣。
信陵君跟扶蘇見面相互見禮後大讚:「好一個翩翩公子!」心想唐啟陽以前帶小時候的秦王,如今又帶秦王長子,大秦啊!百年內不會走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