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助秦始皇安穩天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於是,眾人重新上馬車,車隊繼續前行,回到北岸後不停留,直接進城,玄甲衛跟著撤走,只留兩個原本守城門的人,在橋兩頭指引民眾:「過橋走右邊,過橋一律走右邊!」

膽子大、早按耐不住的民眾快走上大橋,走最前面的正是鐵錘,他抱著小兒子大步向前走,走到中間停一下咧大嘴傻笑。

鐵錘抱著小兒子到南岸小廣場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圍在一排石刻前面,有不少熟面孔,王建在石刻後面喊他:「鐵錘,這裡,你的名字刻在這裡。」

鐵錘抱著小兒子大步走過去,轉頭看向石刻,嘿,真是有自己的名字!

大黑子「嘿嘿」笑說:「我們八個都有,看,前面寫八個大力士,王上真好!」

王建笑笑,他倒覺得這是唐君的主意。

第101章 江陵

鐵錘只認得自己的名字,上下左右的字一個字也不認識,聽大黑子的話樂「呵呵」笑,他旁邊的幾人也看著石碑上的名字傻笑。

誰想啊!

幹活還能將名字刻在石碑上供世人看,後代子孫也記著,祖墳冒青煙了,要送孩子去書院上學!

參建的工匠們找到自己刻在石碑上自己的名字笑得合不攏嘴,回想當初從戰場後方回來就被安排參與建橋,初時心裡不太樂意,後來一日三餐的飯食吃得好,大冬天裡幹活的時候每人每天分得一斤酒,心裡那點不樂意沒了。

如今名字還能刻在石碑上,嘿嘿,嘿嘿……

烏央央的人流在大石橋兩側走,從北岸到南岸,從南岸到北岸,膽子大的人在欄杆前駐足看下面的河水,膽小的人快走過,中間的車道只偶爾有輛馬車駛過。

有儒家子弟看正面石碑上的捐贈人名,聽後面墨家人開心談論,笑聲得意,心裡忍不住酸了,但又不得不承認墨家人在渭河上建兩百四十多丈長的石拱橋是個偉大壯舉。

下午,嬴政設宴慶祝渭河大橋建成,會宴人數眾多,唐啟陽和徐蘭自然也參加了,看歌舞,聽雅樂,吃吃喝喝,然後散去。

唐啟陽和徐蘭已將出行的東西準備好,並已將風溪莊和書院安排好,但大橋通行後他們並沒有立即出發,又過三天才出發。

夫妻倆依然是騎馬帶二十個護衛,還有六匹馬專馱物資和一些草藥,他們從武關出關中,進入南陽郡。

五十多年前白起率秦軍出武關攻下楚國大片土地,設南陽郡和南郡,這兩個郡歸屬大秦已五十多年,意味著這兩個郡已經安穩五十多年。

一行人進入南陽郡後唐啟陽和徐蘭便發現官道兩旁普遍種植水稻,大水車常見,村莊裡的青磚瓦房明顯比較多,進入城鎮感覺比他們以前經過的城鎮熱鬧,人氣更足。

南陽盆地是個好地方。

天氣熱,馬匹不能長時間奔馳,他們一般十一點便在有水有草的地方停下,讓馬吃草,準備做午飯,馬匹馱的物資有一個中鐵鍋和一個平底鐵鍋,早上出城前他們會買饅頭和餅等主食,和少量生雞蛋,午飯的菜一般是炒雞蛋,蒸臘腸臘肉,炒野菜,溪里若有魚便抓魚做紅燒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