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一向是非分明,但是回來第二天上朝看李斯的臉心裡還還是有些不舒服,他定下神說:「今年秋天長城已經完全連起來,大秦幾項大工程完工,遂朕欲降田賦一成半,降至十稅二,鹽價下調四成,諸位覺得如何?」
陳菽和蕭何良很了解朝廷和軍隊和雜事支出,征南越負擔不重,清楚兩成稅足以,鹽價下調雖然看著便宜了,收入會減少,但其實鹽價便宜了一部分老百姓捨得買更多鹽吃,整體收入不會降太多,皆贊成,不過上面有左右丞相和老大臣們,他們沒有急著表態。
朝廷除了賦稅還有鹽鐵收入,商稅,老大臣們當然也清楚田賦收兩成足夠,這兩年經他們做的事更少,早有退下的心思。
李斯先說:「善,降賦後人口將增加更快。」
老大臣們紛紛表態,然後是太子扶蘇表態同意,接著中青代表態同意,朝中上下一致同意降田賦和降鹽價。
嬴政又說:「如今南越差不多定,以後將修連接各郡縣的弛道,弛道原本便有,在原來基礎上加寬,修一邊混凝土路,以便下雨時行走,如此修弛道多而雜,朕預計用二十年修弛道,諸位有更好意見嗎?」
二十年,又不急,眾臣紛紛表態無意見。
嬴政接著問:「可有人上奏?」
一個上年紀的武將出列鏗鏘說:「皇上,如今大秦穩定,兵強馬壯,臣懇請出兵西征月氏和羌族,將西部納入我大秦!」
淳于越馬上反對:「不可,出師無名!」月氏和羌族一直不屬於周天子封地,和原來各個諸侯國不一樣。
另一個武將反駁:「原來天下有一百多個諸侯國,後來只剩下七個,現今只有我大秦,大秦開疆拓土需要啥名?」
禮部侍郎叔孫通說:「如今大秦不是以前的秦國,多年來大秦和月氏羌族無矛盾,堂堂大秦,若無理由出兵,便是以大欺小。」
武將脫口而出:「大秦如今征南越是用啥理由?」
大殿裡瞬間安靜。
眾武將眼神不善看向脫口而出的李將軍,會征南越是滅六國後無仗可打,太多武將想封侯甚至封君,紛紛上奏要求率兵征南越,當時有許多人反對,後來皇上答應,派幾萬兵去長沙郡適應當地氣候和練兵,勘察地勢後為了後勤補給決定挖靈渠,一挖就挖好些年。
靈渠挖好了皇上又說上兵伐謀,想以最小代價拿下南越,先禮後兵,於是繼續拖著,去年才開始出兵。
這一折騰就是十幾年,他們都老了,屠雎也老了。
他們是武將,子孫後輩讀書不行,走科舉不行,想征月氏和羌族是想讓後輩中出色的人有機會立軍功,延續家族榮耀。
他們也知道多年來大秦和月氏羌氏通商,有小矛盾,無甚大矛盾大仇恨,出兵不妥,但這不是想著用啥由頭糊弄,被老李這麼一問,他們變成無禮蠻夷。
嬴政心心念念著西域,也想將月氏羌族納入大秦,但月氏羌族跟以前山東六國不一樣,不是諸侯。
嬴秦以前雖然被山東六國罵蠻夷,但又不是真正的蠻夷,祖上是伯益,被舜帝賜贏姓。
所以吧,出兵月氏和羌族還真需要正當理由。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