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福嬸就樂觀多了,取笑丈夫道:「你也是成日裡瞎操不完的心。咱們二爺才多大?男人家娶親晚些也是不妨的,等二爺日後高中了,還怕沒有高官榜下捉婿嗎?」
可福伯卻道:「真到那個地步就不是咱挑人家,而是人家挑咱了。讓二爺吃人家的下腳食不說,哪裡比得上林家姑娘知根知底的?」
福嬸好笑道:「咱們家都這個樣子了,你倒是骨氣不落。」
福伯理所當然道:「咱們徐家好歹是蘭溪望族,雖然真正發跡是從老爺這一代,如今又境遇不濟。可回到了蘭溪之後,誰又敢低看咱們二爺一眼?」
兩人夫妻多年,福嬸哪裡不明白他的心思?就算如今他們幾乎是寄人籬下,福伯也在儘量維持徐茂行在外的體面。
說到底,不過是心裡尚存著幾分希冀,盼望著日後徐家還能起來罷了。
她暗暗嘆息了一回,也沒多說什麼,只是道:「我看二爺如今心裡萬事都有數,向榮國府提親本就是他的主意,如今他都不著急,想來是早有籌謀。你與其在這裡瞎操心,還不如去找二爺商量商量呢。」
「那不行。」福伯忙搖頭道,「二爺忙著讀書呢。我聽郭先生說,這些日子他比往日強多了,一本《千字文》才五六日就學得滾瓜爛熟了,如今正要學《幼學瓊林》呢。」
提起這個,他神情十分得意,就好像郭先生夸的不是徐茂行,而是他自己一般。
福嬸挑眉,「既然二爺知道上進,那你還愁什麼呢?」說著便揮手趕他,「行了,行了,眼見後日便是中秋,要往安王府送的東西還沒送去呢。你趕緊的,別讓人挑理。」
安王府如今可是徐家唯一的靠山,福伯不敢怠慢,急忙就叫上小兒子徐壽一起去了。
除了安王府之外,欒長史那裡也要備一份禮物過去。不管怎麼說,欒長史也幫了他們不少忙,不能叫人覺得他們徐家不記恩。
不過,欒長史那裡好說,主要還是安王府里。
當天下午,他就去西街上雇了五六個閒漢。第二天一早,他們夫妻兩個就帶著把東西送到了安王府。
雖說都是些尋常之物,唯一可圈可點的也只有他們家自己做的月餅。但重要的是這份心意,還有安王的心意。
府里掌管中饋的王妃知道安王看重徐茂行,特意叫人留下他們吃了盞茶,賜下幾匹時興的緞子和文房四寶,並四對五子登科的金錁子,鼓勵徐茂行好生讀書,莫要辜負了王爺的期望。
上行下效,王爺和王妃的態度底下人都看在眼裡,自然就對徐家高看一眼,不當尋常門客看待。
從安王府出來之後,福伯被賈家打擊到的精氣神都重新回來了。到家之後,他給閒漢們結了工錢,又另出一錢銀子讓他們去喝酒,這才高高興興去見徐茂行。
彼時中秋已近,郭先生特意給他放了三天假。徐茂行也置備了四個點心盒子、兩匹好緞子和一刀澄心堂紙,拜呈給了郭先生,以示尊師重道之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