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良民該怎麼生活,他們完全不知道。
以洪十一的為人,自然不會去冒這種風險。
因而,紫鵑一說完,洪十一就堅定地表示:以後就在徐家幹了,他們一定好生伺候二爺和二奶奶,只求一家子能安穩生活。
紫鵑捨不得黛玉,聞言自然歡喜,安排他們歇下,便去上房尋黛玉,把爹娘的決定說了一遍。
「好。」黛玉也很歡喜。若洪十一不想留在徐家,去直隸種銀耳的人選,她還得另外搜尋。
她對紫鵑道:「二爺書房裡還缺個書童,回頭我就和二爺商量,叫你弟弟過去。對了,你弟弟叫什麼來著?」
紫鵑道:「叫狗兒。爹娘就這麼一個兒子,生怕有個好歹,便取個賤名好養活。」
黛玉點了點頭,說:「那我在和二爺說說,就不給他改名字了。」
雖然「狗兒」這名字不好聽,但卻寄託了他父母對他的期望和愛護,還是不改了。
「那我就替他多謝奶奶了。狗兒狗兒的叫了這麼多年,猛然給他換個新名字,只怕他還反應不過來呢。」
看看天色到了徐茂行下午用點心的時候,黛玉親自收拾了一個食盒給他送過去。
徐茂行這些日子的刻苦也沒白費,全套的《四書輯錄》已經被他從頭到尾背完了。
只不過,只是簡單的背誦和知道大概的意思,連考童生試的資格都沒有。
想考上童生成為秀才,至少得會寫八股、策論,還得會寫詩賦。
前兩者還好說,多練習,多看往屆範文就可以做好。可是詩賦這種東西,是真的需要天賦加成的。
天賦好的隨口一言便是佳句,天賦不好的拿著《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也只好在韻律上下功夫了。
林黛玉就屬於靈氣逼人的那一類天才,而徐茂行在詩賦上的天賦,約等於沒有天賦。
好在這時的人都看重文章,認為詩詞不過是小道,只要符合格律即可。
也是因此,郭先生見他做詩沒有靈氣,並無半點責怪之意,反而對他最近的學習進度大加讚賞。
卻是在「錐刺股」和郭先生的雙重督導之下,徐茂行終於找回了前世被姐姐壓著學習時的感覺,只覺得自己每一天都在重新經歷高中。
大多數人一生中,吸收和接受知識最快也最龐雜的時期,都是高中的三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