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他覺得為難,徐茂行和林黛玉對視了一眼,都覺得這事不但棘手,還頗有蹊蹺。
徐茂行問:「大哥怎麼說?爹娘又怎麼說?」
徐祿回想了一番,答道:「一開始老爺太太和大爺都不同意,可後來不知道大奶奶是怎麼跟他們說的,竟叫三位都改了主意。」
聽了這話,徐茂行越發覺得不對。
兩個孩子可是甄氏親生的,按照常理來說,這世上最疼愛他們,最不希望他們出意外的,就是甄氏這個親娘。
拋開血脈相連不談,只說這世上允許男人三妻四妾,每個妻妾各有子女。母親和親生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體,丈夫(父親)卻還有其他的妻妾兒女。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甄氏忍心讓兩個不滿周歲的孩子長途跋涉?
他還在疑惑,黛玉卻心細,問道:「大嫂的身體如何?」
徐祿道:「小的只知道前些日子大奶奶染了風寒,最近已大好了。至於再多的,小的就不知道了。」
畢竟他是個男僕人,甄氏是女主子,兩人不可能有過多接觸的機會。就算是有,徐祿也不敢抬頭直視女主子呀。
黛玉又問:「那邊食物短缺嗎?藥材足夠嗎?冬日的炭火還夠嗎?」
「夠,夠,都夠的。」徐祿道,「不單是咱們家一直往那邊送東西,安王府也一直都派人照應著呢。」
也就是物資充足,這個原因可以排除了。
黛玉沉吟了片刻,又問道:「家裡可有人照顧?」
徐祿答道:「太太花錢雇了兩個寡婦,平日幫著家裡洗衣做飯。她和大奶奶只是負責一家子的衣裳鞋襪。」
這不算重活,也不耽誤照顧孩子。
那真相就只有一個了。
黛玉讓徐祿先回家去,就和徐茂行一起把帶回來的信拆開了。
先前徐祿說的那件事,徐甘也特意寫在信里了。只是原因卻沒有點明,只是說平安州苦寒,孩子養在這裡容易生病,偏又沒什麼好大夫,一家子都不放心。
可是按照徐祿的轉述,分明是在甄氏堅持的情況下,徐甘夫婦和徐景行才同意把兩個孩子送回京城的。
問題還是出在甄氏身上。
黛玉猜測道:「大嫂的身子可能不好了。那邊不缺吃穿也不缺炭火和藥材,爹娘年紀那麼大都沒事,卻偏偏是她染了風寒。」
分明是青春年少,體質卻比兩個老人家還差。
再聯想甄氏是懷著孩子走的流放路,就算有安王暗地裡照應,也只是不被官差欺辱而已。該走的路,還得是她自己走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