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笑著坐了過去,宮娥又拿了副碗筷過來,侍膳太監先給他夾了一塊把子肉,放在他的小碗裡。
但安王卻沒動,而是指使道:「先給我盛碗甜湯。」轉頭對聖人道:「今日朝堂上看幾位天官爭執,不知道他們渴是不渴,反正我是替他們渴。」
聖人笑道:「他們也都是一心為公,你身為皇子,不說感念他們,怎麼還調侃起來了?」
這話單聽有幾分責怪之意,可聖人前腳話音才落,後腳就吩咐侍膳太監:「你們五殿下要喝湯,還不快給他盛?」
安王接過甜湯喝了兩口,有些憤憤地說:「兒臣也知道他們一心為公,但有些事務,父皇早就給出過章程,差不多的差事照章辦事即可,大可不必過於爭執。」
被兒子維護,聖人自然受用,語重心長道:「朕縱然是天子,也只是一個人,想法難免有不周全的地方。朝堂大事,關係到天下民生。他們身為各部本官,再謹慎也是不為過的。」
安王對表示不敢苟同,正色道:「若是別的事也就罷了,今日朝堂上討論的蘇湖稅收之事,本是早就議定的,從今年開始便要官紳一體納糧。
這項國策本是父皇登基以來便一力推行的,於國於民都有大利。偏還有人拉東扯西,一會兒說當地鄉紳不滿,一會兒又說會引得民心不穩,話里話外就是想要拖延到明年。」
關於這件事,安王是真心實意覺得不滿,說到這裡臉色都寒了下來,近乎咬牙切齒。
「此項國策已在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地推行開來,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父皇聖明燭照、高瞻遠矚,幾省百姓何人不知?如今要推行蘇湖,他們卻推三阻四、橫加阻撓,分明就是懷了私念,對父皇不忠!」
聖人看他的眼神都變了,有些欣慰,又有些驚疑。
「老五,你真覺得官紳一體納糧是大利天下的國策?」
「那是自然。」安王脫口而出,「國朝承平日久,大多數土地都集中在了士紳官員手裡。若是不叫他們納稅,就得占據少數土地的窮苦百姓來負擔整個天下的稅收。
看老百姓既要交稅,又要交租,還得養活一家老小,幾項疊加,他們如何負擔的起?一旦有了天災兵禍,朝廷需要的大量錢糧又從何而來?」
聖人聽得連連點頭:「老五呀老五,你果然是長進了!」
安王冷靜下來,有些不好意思,慚愧道:「從前都是兒子不懂事,只知道爭權奪利,從來沒設身處地地想過父皇的難處。
經了那次打擊,也算是因禍得福,不但咱們父子修好,也讓兒臣能跳出框架之外,看明白了從前不理解的東西。」
說到這裡,他眼眶泛紅,真情流露道:「從前兒臣總覺得父皇太過嚴苛,只聽得見朝中百官對父皇的抱怨。
等看明白了才知道,父皇不是聽不見百官的抱怨,而是更加不忍聽聞天下百姓的哀哭。」
隅隅獨行地走了這麼多年,驟然間得到了兒子的理解,聖人一時感慨萬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