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她只是死皮賴臉也就罷了,就怕她一開始就對徐家的期望太高。得知目的打不成之後,會精神崩潰,對黛玉動手。
原本黛玉還不怎麼在意,聽他分析完之後不禁心中一凜:病急亂投醫之下,還真有可能。
她心念一轉,說:「昨天賣絨花的劉婆婆對我說,她手上有一個南方來的廚娘,做得一手好淮揚菜。這種有手藝的,原本是不愁找主家的。
只是那廚娘有一個憨傻的兒子,她一定要帶著她的兒子,所以問了好幾家都沒人要。原本我也有些猶豫,如今看來,家裡多養一個男丁,哪怕腦子不靈光,也未必不是好事。」
打定了主意,她當即就把徐壽叫了過來,讓徐壽拿了兩封廚房新做的點心,趁著中午跑一趟劉媽媽家。
劉媽媽的主業是賣絨線、頭花和一些小飾品,靠著中年婦女的身份,經常走訪各家,多年來積攢下了人脈,也兼職做牙婆的生意。
因她手藝精巧,做出的絨花、珠花等別具一格,黛玉也時常留她在家裡說話,順便給些工費,讓她幫忙串珠花。
她為人也算熱心,做牙婆雖是為了多個進項,卻不愛那缺德的事。不管是年輕的姑娘,還是頗有姿色的少年,但凡是托到她頭上的,她都會儘量給人選一個和善的主家。
黛玉說的那個會做淮揚菜的廚娘姓潘,是因死了丈夫,宗族裡欺負她兒子痴傻,強行占了他們的地。
若不是那潘廚娘機警,趁夜帶著兒子跑了出來,只怕如今已經被那群如狼似虎的族人分開發賣,天各一方了。
她收拾了細軟,帶著兒子一路往北走.路上跟了一個商隊,雖然花去了身上大半錢財,但好歹母子二人是順利來到了神京.
潘廚娘相信,憑著自己的廚藝,在神京也能找到一份差事,養活自己和兒子的。
只是神京不比別處,這裡的人無論高低貴賤,多少都帶著幾分獨屬於天子腳下的傲氣。
一開始潘廚娘是想帶著兒子進到一家裡做工,自己做廚娘,兒子也能找個搬搬扛扛的差事。她兒子雖然腦子不靈光,但卻有一把子好力氣。
哪曾想,劉媽媽幫著問了好幾家,人家一聽說她兒子憨傻,說什麼都不願意。就算劉媽媽再三強調潘廚娘的廚藝高超,人家寧願多給她工錢,也不願意同時收留她兒子。
叫她兒子一人在外面,她當然不放心。
為了能帶著兒子一起,她把條件一降再降,甚至說母子二人只要一份工錢也行。
可誰知她越是如此,越是沒人肯用她。
人們都有慣性思維:若她當真廚藝出眾,又哪裡肯賤賣了自己的手藝?
一來二去的,就耽擱了下來。
眼見身上帶的錢已經要見底了,若不是劉媽媽看他們母子可憐,暫借了一間屋子給他們住,只怕早就流落街頭了。
徐壽拿著點心過去的時候,劉媽媽正勸潘廚娘呢。讓她別那麼固執,先找到飯轍再想別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