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紅樓同人] 我的老婆是黛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逗了一會兒兩個青春可愛的小姑娘,眾人各飲了幾杯酒,酒興催發了詩興。

早有丫鬟婆子鋪排好了桌案與文房四寶,眾人攛掇著蘭珍去抓鬮,借著她的手限了韻,便以「繡球花」為題,各展其才,各自揮灑。

若說林黛玉是興致所致,賈探春是掙脫枷鎖後的明悟,賈惜春是清冷中平添三分溫情,甄英蓮是重獲新生後的暢快……

那史湘雲,就是深陷愁苦中的偶然發泄。她仿佛是有今天沒明天一般,不住地仰頭飲酒,不住地揮毫作詩。

眾人間唯她與黛玉最是才思敏捷,黛玉又只有閒情,只以玩樂為主,今日詩魁自然就讓了湘雲。

常言道:國家不幸詩家幸。

從來愁緒與悲苦之情,最是能激發詩人的天賦與靈性。

今日湘雲一人便作詩十八首,且每一首都是情景交融,以情喻景,以景抒情,是難得的佳作。

蘭珍和知秋在眾人的鼓勵之下,也都各自做了兩首。雖然不怎麼出彩,倒也頗有章法。

相較之下,蘭珍的詩風偏向從前的湘雲,突出一個豪放浪漫;知秋的詩風到有幾分妙玉的影子,讓黛玉看了嘖嘖稱奇。

等眾人散去之後,探春便自掏腰包,把今日眾人所做之詩輯錄成冊,刊印了出來,給京城五家著名的女子詩社都送了一份過去。

時人看重才女,湧現出過不少才華橫溢的女詩人。雖因各方限制頗多,沒留下什麼千古聞名的絕句,但佳作卻絕對不少。

似他們從前在榮國府那般,只是自家辦個詩社,姐妹們自娛自樂的,純屬小打小鬧。

出了榮國府,無論是京城還是江南,都有許多才女聚集的詩社。彼此相互討論促進,如有佳作便收錄進詩集裡。

探春送出的這一冊《柳園詩集》,大半都是佳作,便是那幾首不怎麼好的,也能看出語句用詞稚嫩,必是初學之人所作。

就像是滾油鍋里滴進了冷水,又像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一個月之內,《柳園詩集》就在整個京城傳抄瘋了。

枕霞舊友和瀟湘妃子這兩位新晉的女詩人聲名大噪,不少人都來拜訪探春,打聽這兩位究竟是何方神聖?

=====

這都是後話。

再說黛玉當日回去之後,便親自寫了請柬,以家中海棠盛開為由,著人送去了虞國公府,請蘭大奶奶來共賞海棠。

此時湘雲的名頭還沒有傳開,清河郡主見她又要往外跑,心中十分不悅,本欲將帖子瞞下來。

可卻被虞國公阻攔住了。

虞國公告訴她,徐家雖然是罪臣之後,身上連個功名都沒有,卻是安王的門客。

雖說安王如今在朝堂上沉寂了,但在聖人面前卻獲得了非同一般的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