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王為首的是一大股勢力,他這一退,雖然在短時間內讓朝局更亂,卻也給了聖人插手整頓的機會。
也正是因此,他雖然利用了屬於安王的徐甘,卻沒有斬盡殺絕。在判了全家流放的同時,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安王把徐甘的小兒子撈了出來。
三足鼎立是最穩固的,當安王做出徹底退出的姿態之後,寧王一派和譽王一派都成了對方唯一的眼中釘。
他們一邊搶奪安王從前的勢力,一邊相互針對。卻沒有注意到,聖人的大手攪和其間,把他們以前的從容不迫徹底攪亂,並且時不時就會出狀況,人心再也難齊。
安王趁機收縮了勢力,看似被打散了,其實並沒有損失多少。
反倒是寧王和譽王,驟然膨脹的勢力就像充滿氣的氣球,只需要一根足夠尖銳的針輕輕一刺,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這兩位自然也發現了,可意識到是一回事,能重新穩住局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他們能像安王一般,果斷斷臂求生,還能煥發新的生機。
只可惜,那時候圍繞在他們周圍的勢力,已經太過臃腫龐大,沒有合適的契機,根本就不敢輕舉妄動。
終於穩坐釣魚台的聖人,當然不會再給他們機會。
他這個時候把安王推入局中,就是表明了不怕朝局再次混亂,也存著考驗安王的心思。
在科舉入仕成為主流的年代,能考中科舉的本就是人尖子,能在朝堂中殺出一席之地,更是尖子中的尖子。
這樣一群人里,從來都不缺少聰明人。
只不過,安王從前退得太徹底,至少在表面上退得足夠徹底。不管是寧王黨還是譽王黨,乃至安王自己的人,都只猜到了聖人的第一重意思,萬萬沒想到聖人竟然還存著考量安王,看他是否有資格成為儲君的心思。
安王自己倒是猜出了一些,但他和聖人接觸最多,最清楚聖人的身子骨還算硬了,還沒到他上躥下跳的時候。
他如今要做的,就是穩。
只要他能穩住,在朝中穩步發展勢力,一切都跟著聖人的腳步走,想要的終究能得到。
至於寧王和譽王,在聖人有意無意打壓他們的情況,安王只需要看準時機落井下石,在於關鍵時刻替他們求求情,讓聖人知道自己日後會善待兄弟即可。
至於再多的,根本不用他操心。
得知安王成了監考官,徐茂行自然替他高興。
可黛玉卻提醒他:「郭先生是安王的門客,如今安王成了監考,按照慣例,郭先生得避嫌。」
也就是說,這一科,郭先生考不成了。
徐茂興笑容一滯,懊惱道:「忘了還有這一頭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