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糧食的產量而言,楚楚的目光,將其放在了小麥身上。
小麥耐寒耐旱,畝產還是黍的近兩倍,若是小麥在民間的種植率上漲,便也能達到讓糧食增產的目的。
百姓不愛種植小麥的原因,不過是麵食的吃法並沒有普及到民間,百姓只會將麥子煮成麥飯,因此即便小麥的產量高,百姓也不愛種植。
若是能將用小麥做成麵食食用的方法普及,那麼憑藉著小麥比黍高一倍的畝產,自然會有更多人的選擇種植小麥。。
只要百姓願意種,便能達到糧食增產的目的。
有了主意,楚楚便去找了袁夫人要往年小麥的畝產數據。
橋家的莊子中,不僅種水稻、黍、小麥、豆菽都有種。
楚楚對比往年的數據,得到了小麥畝產在十五到二十一石的數據。
也就是說,以目前的農業水平,小麥的畝產確實是比其他的糧食畝產要高一半以上。
若是選育良種做種,或許小麥的畝產或許會更高。
楚楚並非是魯莽之人,單以橋家對於糧食種類畝產數據作為依據,顯然還是有些單薄。
不過帳本乃是機密,自然無人願意外借。
汝南袁氏雖然是楚楚外祖母家,但是楚楚只是外甥女,在他們看來也是外人,因此她沒有問借到。
楚楚寫信給阿父橋蕤想要借閱縣中的數據,因涉及要務被拒。
沒有數據做支撐,便沒有說服性,就是楚楚也不敢盲目的讓人在民間宣傳讓百姓多種小麥。
楚楚性子一向謹慎,說出去的話,是要為其負責任的。
於是她就親自住到了莊子上,讓袁夫人劃了十畝田地,自己親自去種植小麥,看看實物與帳本上的數據是否一致。
畢竟眼見為實。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好像眨眼就過去了。
在楚楚忙碌間,時間來到了初平二年。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歷史上該發生的事情,都一一發生。
例如,因為袁紹聯合諸侯們起兵勤王,董卓惱羞成怒,殺了廢帝弘農王,並將汝南袁氏留在洛陽的人全都殺了,就包括了太傅袁隗和太僕袁基,於是更多人打著為幫汝南袁氏抱血仇的名義起兵。
董卓被孫堅打敗,挾天子退守長安。
諸侯已經演變成了相互攻伐之態,醜態畢露。
……
諸多事情不一一概述,總之,楚楚在莊子上忙忙碌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概只當不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