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時間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是他們讓她心一點點變硬的,她絕無半點可能對他們心軟。

昨天是工作太累了,連著幾天沒睡好覺,加之生理期快到,人被激素控制,她才會失控。想通之後,心裡沒了糾結,睡意也向她襲來。

她滴了眼藥水後戴上眼罩和耳塞,她需要好好睡一覺。

飛機落地時已是下午,肖華過海關後就先走了,他約了人見面。

張一峰已提前在約定的咖啡館等待,見肖華從門口走進來時,後頭剛好有人推了個車抱著孩子,他替人拉開了門讓人先進去。

張一峰起身招呼了他,他點頭示意後,就先去櫃檯點單,見他端著咖啡過來時,張一峰樂了,「呦,您還會講英文點單啊。」

兩人認識了十來年,張一峰知道肖華會講點簡單的單詞,畢竟人家也上過一個挺不錯的大學,但他的英語蹩腳到像是花錢進的。這哥們的軼事是多年前去辦美簽,他直接對人簽證官講,我不會講英語,去美國有翻譯,簽證官給他過了。而同行去辦簽證的,有兩個英語挺好,跟簽證官聊的很愉快,然後給拒了。當時那兩人聽到肖華一句不會說英語就給過時,驚得眼珠子都要掉了。

關係熟悉了,張一峰才知道,他從小學到初中,幾乎就是學的啞巴英語,老師發音一團糟,也沒什麼磁帶聽。後來高中考去了縣裡,懶得再開口重頭練,英語稍微差點,他也能用數理化的分數來拉。

張一峰完全沒想到過,他會是這樣的出身。畢竟認識之初,他的談吐和認知,就覺得他很不一般。做事挺大氣的,自己倒是猜測過,他是不是來自顯赫又低調的家庭。

後來見過許多人,把一手的好牌打爛時,張一峰就會想到肖華,然而像他這樣背景走出來的,極少。

聽著像勵志故事,張一峰完全不覺得這有什麼借鑑和鼓勵的意義。會投胎是天賦,而智商高、決斷力與自律,也是天賦。若論天賦的稀缺性,後者指不定概率更低些。

這些年張一峰在美國研究數據類創新投資業務,兩人許久未見,知道他要來,張一峰專門找了他聊一聊,也順便聊點業務。

認識之初,在市場理念上兩人就有過一場爭論。那時的張一峰是個完全市場普世派,市場能打破任何環境,而肖華認為市場受到環境的強制約,不同約束條件之下,會發展出不同形態。兩人展開辯論許久,誰都沒說服誰。而結束爭論的,是肖華提出的詭辯,如果地球上就一個國家,有統一的行政管理體系呢?

這麼多年過去了,誰的觀念都不是一成不變。而後來肖華的選擇符合著他當時的觀點,不同的年景有不同的約束,他一直聰明地在適應環境。

張一峰有時認為他骨子裡信奉市場主義,但他完全懂得如何玩另一種遊戲。不知道這個人有沒有任何信仰,但能肯定的是,這個人不論在何種環境,都能生存。或許這才是最為體現他出身的東西。

肖華坐了下來,「我至少還是會講一句black coffee的。」

「我特地沒給你點,測測你的英語水平呢。」張一峰笑了,「家裡老人都還好吧。」

「挺好的,天氣變冷,早些天讓他們去三亞住著了。」

「老人有福氣啊,不僅他們,家裡親戚都能靠你幫襯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