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當然,秦律也不是那麼死板,不是說所有的犯罪行為都必須要見義勇為,比如說家中進了賊人,按照法律問道,主人家呼救,鄰居必須要去見義勇為,主人家不呼救,鄰居就沒有這個義務,只有什長伍長才需要受罰,因為是你的管區。」

「此外秦律也有不知者無罪的精神內涵,比如如果走在路上錢袋被偷了,周圍人都不知道你被偷了,你自己也不知道,那怎麼能怪周圍人沒有見義勇為?」

「別說,」伍愛華感慨:「這法子用出來,戰國時期秦國簡直是社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了。」

「所以啊,大家穿越到秦朝,記得勤學武藝,畢竟秦國需要手擒犯人的!不過啊,人家通緝令給的錢也確實不少啊!」伍愛華長出一口氣:「盜賊和通緝犯可是窮凶極惡的人,這才是富貴險中求啊!」

第13章

怎麼說呢,在秦國,不見義勇為會判刑,見義勇為會有獎勵,如果緝拿了群盜,甚至還會有爵位。

在秦朝,五人以上共同作案就算是群盜了,而緝拿五人以上群盜,說不定還能撈個基層公務員噹噹,因為當時社會認為五人以上的群盜對於社會安定影響非常巨大,而且聚集人員變多之後會影響統治,所以獎勵也格外豐厚。

「當然,這個好處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享受的,畢竟想要錢、要爵位、要官位,也要有命拿才行,動手之前先想想,你是黃飛鴻李小龍轉世嗎?如果不是的話,誰給你的自信敢一挑五?哦,你不敢,是秦律逼得你不得不敢,上也是死,不上也是死,只能搏一搏了?」伍愛華感慨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古代法律,認定秦律嚴苛的原因,因為它雖然完備並且算得上科學,但是真的沒有把底層庶民當作一個有思想的人,秦國天子對自己的定位不是天下人民的統治者,而是一位牧羊人。」

「牧羊人和他們的血親才是人,大臣是他忠心耿耿甚至個別能算得上夥伴的牧羊犬,普通庶民就是隨時可以宰割的羔羊。」

「不過,雖然我們說秦律嚴苛,但是也認為總體而言,秦律是非常完備、科學的,所以在漢朝建立之後,很多內容都直接照抄秦律或者換了個說法,之後的朝代也多為沿用,我們評價秦律嚴苛,是站在後世的視角,但事實上,古代封建社會又有多少律法是不嚴苛的呢?」

伍愛華自覺說到這裡,就已經把要說的都說完了,應該不會再有人評論區說自己爛尾了吧?

「我們對於一個律法的評價,是要結合當時的社會實際看的,惡法良法隨時都會互相轉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現在會不斷的修法,這就是因為法律是需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法律固有的滯後性只是讓它可以滯後一段時間,不是讓它幾百上千年都不變!」伍愛華搖頭:「像是始皇和老朱這種自認為自己很厲害,確實也很厲害的人,總覺得自己制定一個規定可以保障子孫千秋萬代,就是完全忽略了社會實際啊!」

「不過吧,」伍愛華又嘲笑了一下兩位開國皇帝:「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沒按照他們的要求做就是了,明朝皇帝: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那是你理解錯了我爹/我爺爺/我曾爺爺/我祖爺爺的意思!他的意思才不是你們理解的那樣!我可是他兒子/孫子/曾孫子!是你懂我爺爺還是我懂?」

「那官員們能說他們比皇帝懂嗎?」

「所以啊,沒有百世不變之法,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律法會不斷變化。」

說完這些,伍愛華才轉了話風:「這些再討論下去就是哲學範疇了,我們開始之前說過的主題,上期說了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古代的婚姻法,我也做了點準備。首先我們給大家看一下電視劇選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