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沒有查過蘇洵的生平,但其實就算蘇洵當時沒有功名,問題也不是很大,《宋刑統》在那個時候已經實行了,如果觀眾老爺們認真讀過水滸傳,一定知道武松打死人當時只是流放三千里,這就是因為水滸傳的背景在宋朝,作者沿用了宋朝的律法。」

「水滸傳,武松是什麼?」明朝之前的讀書人都一頭霧水。

「聽起來像是傳奇裡面的人物。」有人猜測道。

伍愛華萬萬沒想過有人會不知道水滸傳和武松,於是完全沒有解釋,繼續說道:「這裡就涉及《宋刑統》的規定了。」

「《宋刑統》的斗訟律規定了,諸鬥毆人這,笞四十,注云:謂以手足擊人者,傷及以他物毆人者杖六十,見血為傷。」伍愛華說著就笑了:「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你只用拳腳毆打別人,不要用武器也不把人打出血,那麼就笞你四十,如果用了棍棒刀槍或者把人打出血了,就要打六十大板,武松那是因為打死人了,所以才需要流放,普通打人還真不至於。」

「在上次的科普中,我和大家說過笞、杖、徒、流、死五刑,笞是最輕的刑罰,一般是用鞭子或者竹板抽打,蘇洵當時應該是個三十四歲的青壯年男子,被鞭子和竹板抽打四十下,一般都不會有問題的,」伍愛華又繼續說道:「更何況他還有一個利器,就是自首。」

「說起武松的判刑為什麼比較輕,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自首了。」伍愛華舉例後,又在視頻貼出了原文:「《宋刑統》中明文規定:諸犯罪未發而自首者,原其罪。」

「也就是說,如果蘇洵打了親家夫妻幾拳頭之後乾淨跑去自首,笞四十都不用,也許二三十就夠了。」

伍愛華說到這裡,蘇洵已經起身了。

「夫君你要幹什麼去?」程氏敏感地問道。

蘇軾心有靈犀:「爹你是不是要去揍人?帶上我啊!我過去之後可以攔著他們,讓你最先跑去自首!」

蘇轍默默地站起身跟在蘇軾身後,顯然也打算一起過去。

看到這父子三人,程氏只覺得頭疼。

這時候,伍愛華還在天上看熱鬧不嫌事大地說道:「而且吧,古人判決,還需要看情理,如果是義舉,那麼判決會更輕一些,甚至無罪。」

「我尋思著蘇洵能位列唐宋八大家,寫出來六國論,筆桿子應該是很厲害的,所以乾脆玩個輿論戰啊!先占據道德制高點把程家的破事傳誦出來,然後再去毆打親家,自首的時候就說是為了女兒,痛陳程家的不義,負責判案的官員高低要給他減免一些刑罰,挨上十鞭二十鞭甚至無罪就能換回女兒的性命,多划算啊!」

確實是很划算,蘇軾甚至還發揮了自己的孝心:「爹!或者我去打程家的弟弟妹妹,我還未滿年齡,還能再減刑!」

「哥你的年齡比較危險,要不讓我來吧?」蘇轍提議

蘇八娘16歲出嫁,18歲過世,蘇軾比蘇八娘小兩歲,蘇轍又比蘇軾小兩歲,這時候蘇八娘剛剛嫁人不到一年,蘇軾翻過年就十五,蘇轍翻過年則是十三歲。

聽到蘇轍的話,蘇軾瞪眼:「你湊什麼熱鬧!你那小身板能挨幾鞭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