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們就是傻!這嫁妝多少不都是嫁人嗎?倒貼那麼多給賠錢貨幹什麼?」有古人不屑。

不同時空,青年蘇軾和少年蘇軾都抓住了蘇轍的手:「弟弟啊,你聽到沒?你少生點侄女啊!不然我們兩都要窮地肉都吃不起了啊!」

蘇轍:說的好像我能控制一樣?

第16章

蘇轍對此只能表示:「那生下來之前我也不知道是兒子還是女兒啊。」

蘇軾想了想,用自己聰明的小腦瓜想到了關鍵:「那要不你少生點?」

蘇轍:……除非我生了幾個後修身養性一直當個和尚,不然怎麼保證一定能少生?!

蘇家兄弟這番對話伍愛華是不知道的,她這時候還在給大家揭秘蘇家兄弟的財務狀況:「根據歷史記載,蘇轍一共生了三個兒子七個女兒,其中兩個女兒夭折,剩下五個女兒都長大成人,而蘇軾生了四個兒子,其中一個夭折,沒有生女兒,但是也有記載說蘇軾收養過一個女兒。」

「因為青年時期就已經是名揚北宋的進士,蘇軾又是全國聞名的大文豪,所以兩兄弟的結親對象水平都不差,基本都是官場和文學圈中朋友的後代。」伍愛華說著就笑了:「就算我們現代富二代結親,門當戶對的情況下父母也不能少給嫁妝,更別說厚嫁成風的北宋了。」

「而且吧,咱們二蘇也不是狠心的家長,還是很疼愛小輩的,所以也干不出少給嫁妝的事情,」伍愛華說著:「根據考據,蘇軾曾經為了給堂侄女置辦嫁妝,還問駙馬都尉王詵借了二百貫,寫了《與駙馬都尉王晉卿第六書》。」

「在蘇軾那個年代,二百貫大概相當於十幾萬元錢,這還是蘇軾借的部分,沒包括自己補貼的部分,也就是說蘇軾嫁一個堂侄女怎麼也要有個三四十萬吧,也就是三五百貫。」伍愛華搖頭:「堂侄女都給三四十萬,親侄女沒有個五十萬辦不下來吧?搞不好都要百八十萬,而何況蘇軾還有五個侄女,嘖嘖。」

伍愛華這話說出來,蘇軾都快要哭了:「弟弟,你怎麼生了這麼多侄女啊!」

蘇轍撓了撓臉蛋:「我也不知道啊。」

蘇軾這時候已經堅信自己是為了幫助侄女才窮困潦倒,畢竟自己雖然花錢大手大腳了點,平時儲蓄沒有規劃了點,做生意沒有天賦了點,但是也不至於吃不起肉吧?

伍愛華此時還在天幕上為蘇軾提供佐證:「蘇轍的孫子蘇籀給我們留下了證據,他在《欒城先生遺言》裡面寫了,宋徽宗初年,蘇轍為了給小女兒置辦嫁妝,賣掉了早年在開封購置的田地,京城附近的田地自然是很貴的,最後賣了九千四百貫,而九千四百貫都給小女兒做了嫁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