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新聞說某某博士過去政府就是副縣長,但是全國才幾個?人家都是緊缺性人才去到艱苦崗位,而且也是副處級,正常人進去就是科級幹部而已。」
伍愛華解釋的時候,古代的記錄員紛紛將她透露的信息記載了下來。
「解釋大概就是如此,大家還有其他的問題嗎?」伍愛華詢問彈幕。
【那十萬雪花銀,相當於多少錢,或者多少糧食呢?】
這條彈幕是范仲淹問的。
在北宋做官,多多少少都要懂一點經濟的內容,不然在商業發達的北宋是做不了實務官的。
作為慶曆新政的主持者,范仲淹在地方歷任過多次親民官,所以對於這種事情非常敏感。
「我查一下哈!」伍愛華說著,打開手機搜索:十萬兩白銀相當於多少錢?
查完之後,伍愛華回答道:「十萬兩相當於大概一千五百萬元,也就是說清代清廉的知府一年大概能夠貪污受賄五百萬左右。」
「至於說多少糧食,現在的糧食,便宜的大概兩元錢一斤,等我拿個計算器算一下?」伍愛華說道。
古人連忙記下「元」這個單位,又在心裡默默換算,而後震驚:「兔子那時候的糧食,怎麼會那麼便宜?!」
「你忘了她之前說過,他們畝產千斤!」有人依然記得。
聽了這話,大家也覺得還算合理:畢竟那是畝產千斤!
因為冗官財政問題的范仲淹繼續提問道:【那一個市長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呢?】
伍愛華撓頭:「市長一年的收入有多少?這個我還真不知道!」
「如果是普通公務員的話,我有學長學姐和同學在政府部門,還是能夠知道大概的數據的,但是他們可沒人當上市長啊~」
「不過陽光工資之後,有公布過他們的基礎工資有一萬,那麼加上規範的津補貼和績效,一年再怎麼也得有個二三十萬元吧?」伍愛華猜測道:「當然這個地區性差異也很大的,珠三角長三角和中部東北沒辦法比的。」
「地區性差異?」范仲淹默默琢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