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西周和春秋時期,只有妻子生下的兒子才是嫡子,哪怕扶正,也要扶正後生下的兒子才是嫡子,扶正之前生下的兒子是庶子,所以按照周禮來說,朱允熥的繼承權是排在朱允炆之前的。」
「《呂氏春秋·當務》中就有記載,說紂王的母親在生他之前是妾室,生了他的兩個哥哥,而後變為妻,生了紂王,本來帝乙和紂王的母親想要立紂王的哥哥為太子,但是當時的太史據理力爭,說『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就是我說的商朝繼承制度在後期轉變為嫡長子繼承制的佐證,所以最後是紂王帝辛當了商王。」
「說起這個繼承制度,其實也只有嚴格執行周禮的西周採用了,後面禮崩樂壞,嫡長子可不一定就是繼承人了,呂氏春秋還評價說當時商朝立儲『有法若此,不若無法』,就是認為紂王的哥哥微子啟更為賢德,應該立他哥哥的。」
「說起來,紂王也是個小倒霉蛋,因為《封神演義》的熱播,大家都覺得他色令智昏、殘暴不仁,所以周朝才會取代商朝,諸侯響應周武王,推翻了商紂暴政,但是隨著考古史料的發現,越來越多的史學家認為,紂王當時會被那麼多諸侯討伐,就是因為他觸動了奴隸主的利益。」
「在當時的諸侯看來,他居然提拔了蜚廉和惡來哎!兩個平民,最後居然爬到了我們頭上?這是什麼?這不就相當於在晉朝讓庶民指導王謝子弟?那王家和謝家能看著你司馬家這樣做?」
西晉司馬諸王看著王家謝家:好哇,你們後面很牛嘛!
東晉司馬諸王看著王家謝家:這兩家子弟比我們皇室還微風!難不成真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嗎?
「因為紂王改革了用人制度,從底層選取能用的人才,試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加深中央集權,同時他還試圖改革奴隸制,反對神權統治,動了太多人的蛋糕,最終沒能稱為一名成功的改革家。」
伍愛華搖頭嘆息:「紂王可能不是什麼典型的明君,但要說他昏庸殘暴,他在昏君和暴君里應該都排不上名號,只能說,自古以來,封建王朝那些改革者的風險是真的很大啊!」
「細數一下,北宋雖然屢改屢敗,但是改革者已經算是結局最好的一批人了,難怪我國古代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巔峰都在北宋,趙家人也不是完全沒有優點,這難道就是世間安得兩全法,有得必有失?」
伍愛華這話一說,彈幕炸了。
【那我還是寧願他們鐵血一點,也別搞出靖康之恥這種事情來】
【仁弱雖然不會讓改革的大臣太慘,但是也會讓改革成不了】
【實在不行,軍隊發展不好,能不能專攻火藥大炮槍械啊!你去堆科技代差啊!】
【別人發展農業、發展商業、發展航運、發展科技都能夠擴展版圖,怎麼就你大宋都發展了還是誰都能來欺負一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