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村民們也不違心的吹捧:「要麼怎麼說李大娘聰明呢?看官府和豪商都沒想到這個辦法!」

其實哪裡是官府和豪商沒有想到這個辦法?

古代八百里加急能跑死人跑死馬,天幕上發彈幕馬上就能知道,難道古人不心動嗎?

他們不這樣做,就是兩個理由,一個是需要通知的內容很多都是需要保密了,另一個則是很多內容都是天幕屏蔽的範圍。

這兩個理由一疊加,用天幕傳遞信息的實用性就大大降低了。

譬如豪商,本來要傳遞的信息就是:西邊這裡糧食便宜但是布匹漲價了,快點帶布來搶占市場!

這種信息說出去,和資敵有什麼區別?不等自己的人來搶占市場,市場已經被離得近的人搶沒了。

至於說帝王官府,那就更需要保密了。

皇帝命令當地軍隊偷偷去擒拿封疆大吏押送回京,然後發彈幕讓封疆大吏看到提前逃跑?

而真正緊急的軍政大事,比如告知A地駐軍邊上B城被草原民族圍了,它偏偏就發不出去。

不過帝王們終究是不甘心,已經開始研究有沒有傳遞信息的辦法了——密碼這種事情,也不是民國之後才發明的。

西方公元前就知道用小語種士兵傳遞密信,古人相互派間諜,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要對傳遞的信息進行加密,免得別人拿到一看就知道你說了什麼。

像是那種寫個藏頭長詩,再用每句話的第一個字對應一張對照表翻譯回原本想說的話,也不稀奇。

之所以君王大臣們沒有做,無非是密碼本送去各地需要時間,以及沒有大事的情況下,不想使用太多密碼,免得被人收集破譯。

除了密碼本之外,古人還做了不少工作。

各朝各代都設立了彈幕抄寫官。

因為彈幕實在走得太快,這個抄寫官還是個龐大的團隊。

秦始皇嬴政這時候身邊就是一個小箱子的絲帛,都是這次彈幕的內容。

一般情況下,嬴政處理政務用的都是竹簡,但是竹簡雕刻起來太麻煩,為了在短時間內抄寫更多的彈幕內容,也只能奢侈一點用布料記載了。

和秦始皇有同樣困擾的只有先秦國君和劉氏帝王了。

譬如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等,用的都是紙張,而且還是一份整理版本、一份原始版本。

倒也不是帝王多疑,一定要看原始版本,而是古人欺上瞞下的功力確實厲害,哪怕是開國帝王,心裡也清楚,如果自己只看整理版本,那就是官員們想讓自己看什麼,自己才能看到什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