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家要知道,朱元璋給官員定下的俸祿是很摳門的,雖然後來有所改善,但是明朝的官員俸祿顯然是不夠平時使用和送禮的,那麼怎麼辦?要麼接受商人孝敬,要麼搜刮當地錢財,要麼就乾脆擺爛去得罪領導,送他一些不值錢的東西。」

「不送禮和送一些不值錢的玩意兒,相比較來說還是送了比較好。」

「當然,在明朝中後期看來不值錢的東西,放在明初,可能已經夠朱元璋砍你全家的頭了。」

一聽伍愛華的話,朱元璋就反應過來不值錢的東西都夠砍幾個頭,後面那些大臣是貪了多少?!簡直不為人子!

朱元璋憤怒,朱元璋忍不了。

忍不了的朱元璋直接發了彈幕:【所以那些貪官都有誰?】

朱元璋已經準備記錄死亡名單了。

搞不死你,還搞不死你先祖嗎?!

伍愛華摸摸腦袋:「我像是能把貪官背出來的人嗎?何況有那個精力,當然要去記為民為人的好官啊!記貪官?倒是獎勵他們了?」

聽著伍愛華的話,朱元璋沉默了:想殺人!

伍愛華回答完彈幕,就開始說道:「從明清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自古以來如何防止手下貪污是皇帝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漢朝也不例外,所以漢朝設立了監察制度和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其實是延續了秦朝的考課制度,考核者分別為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官吏所在部門。」

「其實這就是三種考核,就像現代的地方政府部門,例如衛健委,就是既要受到地方政府的考核,又要受到上級衛健委的考核,還要時不時應對中央來的審計巡視督察。」

「中央的審計巡視督察算是不同線條交叉開展的檢查,通過交叉進行的形式,防止地方弄虛作假,同樣,漢朝的監察制度也是交叉進行的。」

「漢朝設立了中央、郡國守相、地方官吏的三種監察模式,將貪污、受賄、逾制、違令、冤獄、舉薦非人等情況都列入了監察之中。」

「而且吧,監察官也不是一方勢力擔任,像是中央的監察系統,就是同時由御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隸校尉互相監察、互為制約。」

「我們都知道,三權分立是一種穩固的互相監約的制度,三角形的穩固讓大家都不敢隨便和另一方幹起來,最怕漁翁得利,每個人面對敵人都是最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所以啊,明朝皇權設立了錦衣衛之後設立東廠,設立了東廠之後設立西廠,可能就是領會到了這個道理?畢竟特務機構,最好互相制衡?」

「可惜啊,西廠就存活了那麼十幾年,不然也許也能三權分立一下?」

明朝皇帝們:不是,你怎麼這都能說我們的不是?!

第56章

明朝皇帝和官員們特別不理解:你沒事幹去罵宋朝就好了啊?為什麼有事沒事把我們拉出來對比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