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劉病已明明知道對方是參照了自己微時故劍的說法,但還是覺得全身都不太舒服。

伍愛華這番損話一說,現代一直在看她直播的工作人員都差點沒忍住笑意。

「別說,這主播還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我就想不到這麼編排人家漢朝的皇帝。」有人和同事感慨。

同事聞言,無奈說道:「我們日後還要和這些皇帝有交流的吧?現在這麼說了,你覺得以後會被這些皇帝陰陽怪氣的是誰?」

聽到這話,工作人員大手一揮:「這你就不懂了,人家皇帝都是萬人之上說一不二,我們要是一直客客氣氣的和他們說話,他們還以為我們求著他們呢!到時候反而受氣。」

「像是小伍這種拿他們當玩笑,對他們品頭論足的態度做出來,他們才能認識到我們雖然客氣,但是是我們自身素質高,別給臉不要臉。」工作人員笑嘻嘻地說道:「這種話我們公務工作的時候不能說,小伍提前鋪墊了,咱們的人才能坐享其成啊!」

聽到這番說法,之前沒搞過外事工作的同事若有所思。

這麼想著,同事看向伍愛華的目光中都包含了欽佩。

伍愛華……她還真沒想到這一點。

主要是伍愛華自發的行為和國家需求比較契合,所以上面一直沒有糾正她的直播風格:畢竟不管多麼尊重古代明君賢臣,也不可能去捧他們封建的臭腳,做得好的讚揚是對的,但是封建制度和做得不好的地方,該批判還是要批判。

我們這個態度,可不會因為當面就批評不出來,畢竟平時大家批評和自我批評也不少做。

嘴完漢宣帝之後,伍愛華才繼續開始科普漢朝律法。

「如果說刑事是照抄秦朝,那麼民事和商事方面,漢朝也沒少借鑑,但是借鑑歸借鑑,還是有很大不同,」伍愛華舉例:「比如說漢初的時候,就各种放權,隨便當地豪族和商人發展。」

「這時候商鞅、韓非、李斯就要跳起來說,說人人都去經商了,還有誰種地?商人對國家有何利?」

「傳統法家確實一直是這麼想的。」伍愛華肯定地說:「但事實上,商人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繁榮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如果沒有行商,外地的物品怎麼能來到本地呢?」伍愛華解釋道:「商業的本質是從交換中獲取利益,例如本地柑橘豐產,當地人總不能靠天天吃柑橘過日子吧?這時候商人拿了外地的布匹、糧食來換,本地人能夠吃飽穿暖,外地人能夠補充維生素,這就是商品流通的價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