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假如當時有百姓不滿他的一些舉措,只是史書認可他這個人所以給他說好話隱去這一節,不也很正常?畢竟按照法家的立法,禁止妖言謗上都會最基本的內容。」
「這也是老操作啊,畢竟史官也是人,也有情感偏好,不說別的,就說司馬遷,他在史記裡面不就雖然按照事實記載,但是狂吹李廣貶低衛青霍去病?」深諳如何拉踩如何轉移矛盾的伍愛華說道。
「司馬遷可是最有名的史官之一,他都沒辦法做到公平公正,寫衛青說他『以和柔自媚於上』,總是順著劉徹討好君上,寫霍去病說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士兵都吃不飽霍去病還在蹴鞠。」
「但是輪到李廣,又說他『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對待士兵極為愛重體諒,以至於後人多感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司馬遷都有這麼重的個人偏好,還不允許西晉史學家也有點個人偏好?」
「更何況,那時候諸葛亮和曹魏對著幹,作為西晉人,改朝換代了,罵曹魏才是政治正確,吹吹諸葛亮拉踩一下曹家人,不是應有之義嗎?」
「而且吧,司馬和世家共治天下,人家也許就是喜歡諸葛亮,是諸葛亮的粉絲,所以隱去不好的史實,記錄好的史實,誰能保證?」
伍愛華說完,三國位面尚未有什麼反應,為自己得到兩員大將歡欣鼓舞的劉徹不爽了,陰測測地看著司馬遷問:「怎麼?衛青和朕英雄所見略同,就是媚上?還和柔?我看是他平日裡脾氣好對你們太客氣了!」
「去病少年天性,士卒糧食不夠是你們這群後勤文官廢物,他蹴鞠也是為了練兵練軍陣,你個史官不懂戰爭,居然亂說?」漢武帝的心也是偏地沒邊的。
「就李廣那戰績,給他多少兵他帶死多少兵,迷路能迷到天邊,朕不殺他還不夠,竟然還要給他封侯不成?」劉徹冷笑:「你那是對衛青霍去病不滿嗎?你是對朕不滿啊!」
司馬遷:救救!兔子罵的是蜀漢丞相諸葛亮,怎麼受傷的是我西漢的史官?我又沒說謊,你去說那三國志的史官去啊!
第73章
司馬遷不明白,明明都去說三國了,為什麼還會回頭來說自己?
那衛青他不是皇帝說啥他都對對對嗎?
那霍去病不是士兵吃不飽他還天天錦衣玉食嗎?
自己又沒有杜撰!廣將軍就是愛兵如子啊!不過是時運不齊,所以才沒能建功立業。
司馬遷委屈,司馬遷想說,但是劉徹不聽他說。
被劉徹提前算帳的司馬遷急忙自救:「陛下,臣記錄的皆為事實,君王不可改史官工筆!若陛下認為不應該這麼寫,換個史官就是,只是只要是有風骨的史官,都不可能放任君王更改!」
劉徹看著司馬遷,生氣地想:朕這就找一堆史官,看誰討厭李廣和你司馬遷,就讓誰來記錄!
只能說,這個時代,中央集權還沒有到達頂峰,不存在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史官也敢寫皇家負面消息。
而且這時候的人還是很淳樸的,記錄也是據實,沒學會所謂的「春秋筆法」。
去到宋明清之後,史官工筆,就是將歷史當作一個小姑娘一樣隨便打扮,最擅長編野史造黃謠。
甚至宋朝也有改唐朝歷史的前科,但是後面的朝代又喜歡給之前的歷史「翻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