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能是想提醒當地的百姓,在魏蜀吳掠奪人口的時候,不要在當地耕種,以免被劫掠被遷徙。」
小姐姐沉默了一會兒,咬牙說道:「難怪古人說,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太平犬也好不到哪裡去,魏晉的農民活得比三國好多少?」
其實伍愛華原本沒打算直接開大說諸葛亮壞話,她本人也不覺得諸葛亮真的是個和清朝皇帝一樣大興文字獄的破防怪,只是伍愛華為了說明諸葛亮嚴刑峻法不一定不好,但是也不能說百姓都很歡迎,下意識提了提堡宗的名聲作為例子,才引起後面的事情。
說出來看到明朝的彈幕,伍愛華就後悔了:這事專家沒標註能不能說啊!他們沒想到我說魏晉也能跑題到明朝!
為了不讓人懷疑自己轉移話題,伍愛華自然只能順著諸葛亮或者堡宗的話題說下去,那麼對比起來,當然是轉回諸葛亮身上更為安全。
而且,因為諸葛亮的眾多粉絲,這個引戰的話題才足夠有爆炸性,才能讓大家忽略掉明堡宗那同樣炸裂的操作,注意力都轉移到罵博主身上。
但是讓伍愛華也沒想到的是,諸葛亮的粉絲太多了,就連現代,也都是他的粉絲。
本來如果國家沒讓伍愛華把話題從堡宗身上引開,伍愛華也不打算繼續說明朝,而是打算說說七次北伐勞民傷財和劉徹打匈奴的對比,說說劉徹晚年民眾動亂的教訓以及蜀漢堅持北伐的背景下黎民的不堪重負。說說不去休養生息,怕魏國國力更加強盛,所以迅速從蜀漢九十萬人中抽出十萬人開展第一次北伐,攻打有六十萬大軍的魏國,「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
說說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撤退遷徙了西縣一千多戶人家,那時候人口遷徙可不像現代扶貧遷徙,給地給房給補貼,那年代遷徙路上是會死人的。
當然,三國的三家烏鴉不嫌野豬黑,曹操和孫權也沒少干人口掠奪的事情,伍愛華一併收集了資料,打算給當時被迫遷徙甚至可能因此飢病凍累而亡的百姓打個預防針。遷徙過程中老弱病幼的生病、死亡,固定資產被迫留在當地,耕種到一半的土地無法收穫,食物不足忍飢挨餓,人在異鄉水土不服,這些可能都不在三國統治者們的考慮範疇,但是是伍愛華的考慮範圍。
難道西縣、狄道、河關、臨洮百姓就應該去蜀中?巴東、巴西、漢中、武都百姓就應該入關中?荊州、皖城、弋陽、江夏百姓就應該進江東?
秦皇漢武是明君嗎?
如果讓現代人去做始皇陵的傜役、去應漢武帝的兵役,有幾個人願意?
伍愛華還是那個伍愛華,一直以來就看不慣所有的封建王朝統治階層,你的功績我都承認,大漢忠臣、優秀的統治者、有管理手段,伍愛華都做了準備,也確實會誇獎一下,但誰規定有功績就不能說當時民眾因為你受苦了?嚴刑峻法不代表不是良政,嚴刑峻法的秦朝大部分底層百姓生活應該都好過其他六個國家的底層百姓,但是百姓就全都樂意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