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是越往後的朝代,長江水患越為明顯,如果放任發展下去,長江遲早會稱為下一個黃河。」

「好在我們國家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新中國大力發展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工程,大力治理河水污染後,我們現在的黃河不僅河水清澈,兩岸更是都是植被,水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長江黃河的泛濫次數更是已經達到了隋唐五代時期的水平,相信在我們持續的治理下,最終能夠馴服這兩條暴躁的母親河。」

聽到伍愛華的話,住在長江黃河兩岸的居民都驚訝地長大了嘴巴。

「馴服長江黃河?」

「他們這麼說,不怕觸怒河神嗎?」

「黃河竟然不是一直以來都幾年泛濫一次?以前竟然是四十年才一次?」黃河流域的居民羨慕地說道:「他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被毀了家園!」

四十年意味著可能一代人都沒見過黃河泛濫的樣子。

「我們國家真正的森林枯竭,應該是從北宋開始計算,但是早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北方中原地區的森林就已經沒有古木的存在,甚至森林資源也是處於枯竭的狀態。」

「不過,隋唐時期,部分人群其實就已經有保護生物和植樹造林的意識了,說起這部分群體,讓大家猜的話,大家可能想不出有什麼人會這麼幹,但是一說出來,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伍愛華笑道:「就是佛教僧侶及佛教信徒!」

「隋唐時期,佛教就有放生池和植樹造林活動了。」伍愛華說道:「他們會放生很多生物,將其視為功德,並且熱衷於在寺廟附近種植樹木。」

「根據歷史記載,唐高祖時期,有一個很有名的僧人叫慧曼,他在海虞山隱居的時候,就鼓動他的弟子和信眾栽種了數十萬的樹木。」

「事實上,放生池的存在,從隋唐一直延續到了現代,只是隋唐放生可能是真的在積累功德,現代放生完全是積累孽債。」

「每一個沒有仔細研究就放生入侵物種的人,既然你們相信放生能讓你們修行,那我相信入侵物種殺死的所有本土物種的孽債一定會記在你們身上!」伍愛華說起來就氣憤:「知不知道沒有天敵的入侵物種有多可怕?!」

「我們常常看到沙雕新聞,說法國大閘蟹泛濫影響河道工程,評論開玩笑派出幾萬個華國人就能吃光,事實上,我國也面臨著嚴重的生物入侵,例如小龍蝦和牛蛙,都是非常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

【確實非常危險,我的每一斤肥肉,小龍蝦和牛蛙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那種被我們吃到絕種甚至要養殖的危險嗎?】

【來到華國前,在國內沒有天敵的小龍蝦和牛蛙軍團一落地就呼喊:兄弟們沖啊!來到華國後,發現自己的天敵是華國人的小龍蝦和牛蛙軍團:兄弟們!風緊扯呼!】

【哈哈哈哈笑死,華國人才是它們最大的天敵】

伍愛華也看笑了,笑完之後又忍不住說道:「其實這些事是沙雕新聞,但也真的是地獄笑話,因為但凡是個不能吃、不好吃的入侵物種,我們國家對付起來也非常麻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