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分田應該是唐朝官員的重要收入,根據記載,唐朝九品官就有200畝職分田,一品和二品的官員更是有上千畝。」
說起這個,伍愛華沒忍住又偏題了。
「記得之前白居易去京城考試,某個在當時當官有點名氣,但是現代不太知名我不記得叫啥的人評價他說,『京城居,大不易』。」
「後來這人看到了白居易的文采,才說,如果是白居易這種水平的話,那確實在哪裡都很容易。」
聽到伍愛華這話,白居易還沒揚名的朝代,已經有人開始猜測是誰這麼慧眼識珠了。
「但是我在看到唐朝官員有的田地數量之後,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有這麼多田,那些官員還是會活的很拮据?」
「京官拮据,甚至不是唐朝一個朝代的現象。」
伍愛華說起來非常不理解:「不管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明清朝,還是富得流油,願意花一大堆錢養冗官的宋朝,在京城,如果是寒門出身,沒有家庭背景的小官,看各種記載,他們好像活的都不太舒適。」
聽到伍愛華這話,朱元璋卻覺得理所當然:只是當一小官而已,居然還想著在京城置辦產業不成?
怎麼?你們是想挖我們老朱家的牆角來富裕你們自己家嗎?
像是朱元璋這樣又要馬兒跑,又不捨得給馬兒吃草的皇帝並不算太多,大家都還是正常人思維,也知道朝廷小官活著不容易。
康熙忍不住感慨:「這就是朕會讓官員從國庫借債的原因啊。」
未來的雍正帝現在的四貝勒:按照後世之人的說法,這就是你借錢一時爽,我追債火葬場啊!
出了名仁弱的宋仁宗更是不免為自己未來的肱骨之臣們擔憂,不由感嘆道:「汴京局,也大不易啊,底層京官也可以多一些補貼?」
各朝各代討論的時候,伍愛華繼續說道:「比如說王安石在當小京官的時候,全家都是在一個朝廷租給官員住的一片屋子裡租了一個小房子住。」
「王安石還不是王家唯一一個當官的人,他的兄長也是官員,但是也是全家租房子住。」
「不僅僅是王安石,當時的蘇軾、蘇轍、曾鞏等,據說都沒有自己的房產,需要在汴京租房住。」
說起這個,伍愛華不由說道:「蘇軾和蘇轍這個倒是可以解釋,畢竟人家女兒生的太多了。」
原本京城的小官聽到吳愛華怎麼說都去一捧淚,只覺得天幕難得解大家的不易,當個普普通通的小官員,如果不貪污不腐敗,在京城這種地方怎麼可能置辦得下產業來?
但是聽到伍愛華說起蘇轍的女兒們,夢回多日之前的古人笑了,彈幕上也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哎呀,小蘇呀,少生點娃,不然你哥都要被你啃沒了】
蘇轍:那是我想生這麼多的女兒嗎?總不能生了不負責吧?
還是少年人的蘇軾,已經開始考慮怎麼賺錢來給自己的侄女們送嫁妝。
畢竟那可是自己最親愛的弟弟的女兒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