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個勢,其實不是高高在上的弄權者們,而是最底層的人民,土地兼併才是三國演義中那句話真正的原因。」

「雖然兩稅法有其局限性,但是大家對於這個稅法的評價是比較高的,直到現在,個人所得稅的徵收也是採用階梯式徵稅,收入越高,稅收比例也就越高。」

「因為不管從哪一個角度,調整富人的稅收,讓他們多交稅,都更符合國家利益,也更符合廣大民眾的想法的。」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公平,但是在太平盛世能夠成為富豪,或者僅僅是獲取超過平均水平的收益,也是基於國家保障和社會貢獻。」

「中國古代就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想法,古代富人為了獲得鄉望,也非常樂意於施粥鋪橋。」

「只說我們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傳承斷絕的國家,即使在清末民國時期被西方欺負了一段時間,現在也最終達成了華夏的崛起,就應該明白這和我們一直以來社會觀念、文化傳承是密不可分的。」

「當然,除了這個社會觀念之外,東亞一直以來的社會觀念都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也是和古代的觀念文化密不可分。」

「我們會發現,在西方世界,很多職業都會被認為是好的職業,但是在東亞,只有運用智慧知識的職業才會被認為是好的職業。」

「對於學生也是,西方的學生,如果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有專才,會受到非常大的肯定,但是在東亞社會,普遍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

「這和古代一直以來是農工商的階級劃分,是密不可分的。」

伍愛華順勢進入了下一個話題:「唐朝時期就繼續執行了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

「唐朝還有一個後世很出名的制度叫做坊市制度,古代的長安城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城池,城池中有一塊又一塊的『大院子』,這些院子裡面有很多的住戶,被稱為一坊。」

「每到晚上,各個坊是會被鎖上大門,禁止人員離開房是流動的,這也是唐朝保證治安安全的一種辦法。」

「在唐朝,如果在坊門關閉之前沒有回到家裡,那就只能就近找一個地方住下來,如果坊市門關閉之後還在大路上行走,是會被認為有不軌的企圖,刑法套餐等待您。」

【那如果錯過了坊門關閉的時間怎麼辦?】

【像是我們這種讀書的時候會遲到的,是不是在唐朝早就會被打幾百個板子?】

看到這些彈幕,伍愛華笑了。

「顯然有拖延症的,不僅有現代人,更有古代人。為了防止民眾犯下這種因為不經意沒有注意時間而導致犯罪的錯誤,唐朝的坊市在關閉之前會響很多遍鼓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