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且因為印刷技術的進步,《宋刑統》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刊印的法典。」伍愛華例行嘴了一句大清,而後繼續科普:「想想秦朝的法吏,人家可是都需要自己去抄寫律令的!如果抄錯一個字導致自己後面判決錯誤,還需要被判刑,相比之下,統一刊印的法典對於基層司法官員來說簡直不要太友好。」

秦朝的法吏中不少人不由點頭,露出了羨慕的目光——真希望咱們也有刊印的法典啊!還是方便檢索的那一種!

「而且因為刊印法典這一事項的存在,印一百本本和印一千本的差別並不大,所以除了官員之外,很多民眾家中都可以收藏一本法典作為家中子弟的學習教材。」

「法律的普及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是息息相關的。」伍愛華中肯地說道。

「因為唐宋雕版印刷技術的發展,所以《宋刑統》得以刊印天下,而後活字印刷術、套印等印刷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生產力,在明清時期,普通富裕愛讀書的人家也可以在家中藏書高達萬冊。」

「現代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在法律頒布的第一時間查到立法所有的內容以及立法的相關解釋。」

「只有科學技術的進步才能夠確保所有的民眾能夠應知盡知,而後遵法守法。」

古人聽著伍愛華的話,只覺得若有所思。

此時,五代的不少人家還在舉家打包行李,看到天幕上的話語,也有人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命都要沒了,還守法。」

剛剛嘀咕完,就挨了家裡長輩一巴掌:「都什麼時候了,還有空在天幕這裡嘀嘀咕咕,趕緊去收拾東西去!不管怎麼說,好歹天幕預告了戰亂的存在,讓咱們活下去的概率變大了,你但凡心懷感恩,都不能這麼說!」

華國樸素的人民一直以來都會將別人的善意掛在心上。

剛剛說到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後世人以及宋朝初期經歷過五代的人告知相關情況。

此時,五代十國的人都覺得自己生存的可能性肯定是變大了,為此不惜舉家遷移。

「說起《宋刑統》的立法原則,法學家們對於他的評價是寬仁為本。」伍愛華此時還在說著自己準備的內容:「有一些對比過《宋刑統》以及之前律法的人可能會疑惑,《宋刑統》的法律明明比唐律之類的律法更嚴格,為什麼說是寬仁為本?」

「這是因為五代十國期間,暴君和酷吏比比皆是,經常會有濫用刑罰的情況出現,《宋刑統》相比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律法顯得非常寬容。」

【懂了,都是對比出來的,就和秋香一樣】

【哈哈哈秋香可還行?】

【別說,和五代的法律比起來,宋刑統怎麼不算秋香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