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麼想著,大家也不禁打量起了皇宮建築上的一些材料,這些東西難道都有毒?

今天的北宋官員們下朝的時候,都躲避皇宮所有物品腳步匆匆離開。

如果不是不會凌空微步,他們恨不得連皇宮的地磚都別挨著。

看到官員們的表現,宋仁宗不由想到:誰敢反對,就把汴京的皇宮賜給他們當宿舍好了。

不是一直說京官不容易嗎?這怎麼不算是皇恩浩蕩,物盡其用呢?

第114章

從宋仁宗會下令將首謀凌遲處死,就可以看出他雖然生性比較仁慈,但是並不是完全沒有脾氣的君王。

事實上,歷史上的宋仁宗更偏向於是克制自己,而非不覺得生氣。

但是子嗣問題真的是非常讓宋仁宗重視的一個問題了。

任何一位皇帝,只要他還是正常的封建君王思維,就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後繼無人。

宋仁宗是曾經有過希望但又失望,在這種情況下,當別人告知他之所以沒有孩子、以及孩子早夭,都是因為皇宮中有毒……

因為宋朝的中央集權程度更甚於漢唐,劉徹想要幹的事情大臣們都阻止不了,當宋朝的皇帝下定了決心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臣子們也很難反對到底——主要是反對也不會有用。

大臣們就是一群科舉考上來的聰明人,又沒什麼家族背景,更沒有領地私兵,皇帝不聽,大臣們還能造反不成?

因為宋仁宗的迫切,大家也沒有辦法像之前不想幹的事情那樣一扯皮就是兩三年而後逐漸擱置,很快的時間內,遷都這個決定就已經被定下。

洛陽本身就是大宋的東京,有比較完整的配套班子,就算直接遷移過去,除了些許的不方便之外,也不耽誤朝事,宋仁宗雖然急切,但不是不懂事的君王,而正因為洛陽的合適,仁宗堅持的時候,大家也沒什麼辦法。

當宋仁宗下定決心,非自然管理部門的人只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如果朝廷現在直接搬遷走,那麼汴京上百萬的居民要怎麼辦?

即使是不願意因為自己擴建皇宮而擾民的宋仁宗,此時聽到後人的疑問,也不禁沉默了。

居民,有錢有權的跟著遷移,普通居民要麼去洛陽討生活,要麼留在汴梁生活,要麼回老家唄?

仁宗旗下的大臣好歹還在擔心仁宗的後嗣和身體健康,神宗的大臣王安石只關心一件事情——改革。

王安石匆匆建議神宗別府另居,獲得肯定答案之後,就又和神宗說起了自己對於那一些混吃等死的鹹魚官員想出了非常好的激勵辦法。

一見到王安石興致沖沖的跑來,神宗就頓覺不妙,轉身想逃,卻又覺得無處可逃。

最終被王安石抓住的神宗只能繼續聽王安石的奇妙想法。

「官家,臣已經發現了!那些人之所以不想幹活,就是因為平時發的錢太多,日子過的太好,臣聽後世的人說,他們幾乎年年月月都要考試考核,那麼我們對於那些不當官的人,也讓他們每年都去考一次進士考試,只有一直維持進士水平的人才能夠拿到當年的年俸,水平不行的就直接從進士當中除名,那麼他們自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幹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