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國之後,耶律阿保機發現了,現在的生產生活和當初在草原上截然不同,用原本的慣例已經沒有辦法處理現在的情況了?那怎麼辦呢!就立法吧!」
「因此,建國第六年,耶律阿保機就頒布了命令,讓朝堂上的大臣們『定治契丹及諸夷之法』。」
「在經過多年的艱苦工作後,大臣耶律突呂主持制定完成了遼國的第一本成文法典——《決獄法》。」
「至此,遼國人正式進入成文法時代。」
【不是說契丹人沒有文字嗎?他們怎麼制定成文法的啊?】
【他們難道不能用漢字嗎?】
【他們立法還用漢字?這有點離譜了吧?】
【本來肯定就要靠漢臣立法,用漢字也正常吧?我不信他們自己就能立法?】
【偏見了不是?再怎麼說,他們的文明開化程度也比當時的西方高吧?】
西方潛伏在直播間的人員們:???這是什麼新型的釣魚方式嗎?看誰會沉不住氣跳出來反駁?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本《決獄法》只適用於治理遼國的契丹人,生活在遼國的漢人,當時依然使用唐律。」伍愛華緊跟著說道。
【啊???】
【這有點離譜了吧?】
【不是,它律法都制定了,還搞什麼分類管理嗎?】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個國家,兩種治理方式?】
【耶律阿保機這人確實是有點東西啊】
【有沒有可能,純粹是因為當時遼國的法律太過粗曠,在漢人們看來,約等於沒有法律?】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遼興宗時代,制定了《重熙條制》。」
【不是,他們讓漢人遵守唐律遵守了一百年?!】
【一百多年謝謝,不要抹掉零頭啊】
【咱就是說,我不理解啊!!!】
第123章
看到彈幕上的一百多年,耶律阿保機算了算,傳承這麼多代,總共才一百多來年?
這些娃兒們活得都不夠久啊!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說著後面的內容:「《重熙條制》的全名是《重熙新定條制》,是遼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本法典,在之後,遼道宗在三十多年後又對《重熙條制》進行了修改,訂立了《咸雍重修條制》。」
「道宗當時修改律法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契丹和漢人的風俗不同,所以法律也需要適應,但是在執行後發現《咸雍重修條制》的內容太過繁雜,容易被鑽漏洞,於是二十多年後又廢止了自己定立的律法,恢復了《重熙條制》。」
「雖然《咸雍重修條制》只存活了短短二十多年,但是法制史上普遍認為,這是遼國徹底漢化的象徵。」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