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雙管齊下,大誥命就這樣走進了明朝的家家戶戶,從某種程度來說,朱元璋是把《大誥》當作了國民法律教科書。」

「除了大明律和大誥之外,明朝的成文法還包括了《大明令》、《問刑條例》、《大明會典》,這些相當於倡導性的積極方向規範、刑法司法解釋、法律檢索大全。」

聽著伍愛華對於大明會典等的描述,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自家這麼高大上的法典,用後人的說法,怎麼被她形容之後,就顯得平平無奇了呢?

「在判決的時候,明朝法律還適用了一個原則,命名為比附。」

「剛剛我們提到過,大明律其實是朱元璋等人依照唐律疏議修改出來的,唐律重就有一個法律原則,叫做舉輕以明重,舉重以明輕。」

「比附原則,和這項原則非常相似。」

「比附原則,就是法律有明文規定的,按照明文來判決,例如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這一類的規定,但是如果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就參考相似的條款,按照輕重來比較,決定一個比較合適的處罰。」

【大明律如此全面,也有沒規定到的刑罰嗎?】

伍愛華看到彈幕都笑了,也不知道對方是朱元璋的粉還是黑,是崇拜他,還是黑他規定的太多。

「朱元璋都承認自己的法典有沒能規定到的地方,而且隨著時間發展,世情不同,誰也不能保證法律能夠規定所有的方面。」

【朱元璋沒承認吧?他不是覺得自己的法典再完美沒有了?都不讓子孫後代改的!】

【單這麼說想不出來,要不然博主舉個例子?】

明朝之前的古人更加好奇有哪些後世沒有規定到的法律,乾脆提問博主,想著可以從其中知道社會情況,也許自己的朝代聽了有好處呢?

但是他們沒想到伍愛華舉出來的是這樣的例子,如果知道的話,可能都不會問出口。

伍愛華拿出了當年讀書的時候印象深刻的案例。

「比如說,我們現在規定□□罪,適用的對象只有女性,也就是說只有女性被人侵犯,才按照□□罪論處,那如果男性被人□□呢?」

【???】

【男人也會被人□□?】

【男人也不算吃虧,或者算了?】古人們發出了鋪天蓋地的彈幕。

現代人不同意了。

【男人怎麼就算了?要是對方是個醜女人或者醜男人,自己多吃虧啊?】

【話不能這麼說,對方就算是漂亮女人和漂亮男人,那也不行啊,這是違背了他自身的意願!】

【男人□□男人?】有單純的古人未婚小女孩感覺開了眼界。

畢竟在閨秀教育中,可不會告訴這些小姑娘這些荒唐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