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張居正:???看向三頭身小皇帝。

第140章

懵懵懂懂的小皇帝一臉無辜地回望張居正。

張居正抹了把臉:孩子這樣,一定是老師們沒教好!

畢竟是自己的學生,張居正還是有那麼點不忍心在的。

伍愛華說出這番話之前,還拿著大綱確認過:要講這麼刺激的事情嗎?

得到的回答是當然要講。

不講的話,怎麼和萬曆朝能夠隻手遮天的張首輔談條件?

什麼?你說會得罪萬曆?

張居正在的時代,得罪萬曆也沒關係。

張居正已經不在的時代,萬曆難道就掌權了?連朝都懶得上的,他也沒啥用啊!招下面的官員欺上不就好了?

被稱為萬曆甚至都沒被稱呼大名的朱翊鈞:你們睡覺最好睜一隻眼!

伍愛華淺淺提了一句,又開始說起了張居正考成法的內容。

「張居正考成法的核心其實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地去除不能幹事的人,提拔能夠幹事的人,提高政府行政的效率。」

聽著伍愛華的科普,青年張居正嘆氣:自己這下就算是認了宦黨的乾爹,八成都進不了內閣了。

畢竟伍愛華這麼一說,自己在官場上就沒什麼朋友了。

剩下兩成,是皇帝看自己這麼對待官員,力挺自己。

「而政府的效率為什麼會降低呢?其實這是政府運行的必然。」

「就好像朱元璋搞出來錦衣衛監督百官,但是後面的皇帝發現錦衣衛坐大,不太好用,於是搞出了東廠,再之後的皇帝發現東廠也沒那麼好用,搞出了西廠……」

「這麼一步一步套娃,就是一個人幹活,一個人看著,一個人檢查,一個人監督看著和檢查的人……行政效率又怎麼可能高呢?」

「但是監察機構又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對於疑心病很重的帝王。」

「明朝的錦衣衛和東西廠就是非常著名的監察機構,直至今日在影視劇和小說中都是經久不衰的題材。」

「一般而言,正統的監察機構主要分為幾大塊,一是御史,二是地方,三是言官風聞上奏。」

「明朝將御史台改為都察院,和六部並列,給予了監察各地和六部的權力。」

「都察院的御史分類方法很多,一種是監察中央的,一種是監察地方的,一種是監察實務官員的,一種是監察務虛官員的,其中監察官自己本身就是務虛的官員。」

【已經感受到套娃的威力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