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衛也算司法機構?】
【他們不應該是最不按照法律來的嗎?】
【起猛了,我好像聽到主播說廠衛是司法機構?】
「廠衛,是東廠、西廠、內行廠和錦衣衛的統稱。」
「之前我們也有大概和大家提到過一些,今天系統的講一下!」
「按照設置的順序,是錦衣衛設置在前,而後是東廠,繼而是存在了十年的西廠,最後是內行廠。」
「錦衣衛是皇帝的親兵系統,也算是軍戶,世代承襲,長官為錦衣衛指揮使,下有千戶、百戶等職位,朱元璋設置錦衣衛,主要就是用於監察百官平民,有偵查、緝捕、審訊、定案的權力。」
「東廠、西廠和內行廠都是太監統領的特務機構,也有千戶、百戶,首領是提督太監,工作性質和錦衣衛類似,其中的成員包括了太監和非太監,因為東廠的設立就源於皇帝對於錦衣衛的不滿,所以在皇帝的抬高之下,東西廠的地位都是高於錦衣衛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統稱廠衛而不是衛廠的原因。」
「廠衛抓人,一般是不需要證據的,只要懷疑你,就可以抓回去審問,刑訊酷烈,基本抓回去的,鮮少能被放出來。」
「雖然如此,在大明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廠衛,確實算是一個司法機構,畢竟他們可以查案可以判案,已經達到司法機構的標準。」
【就很離譜,司法機構最不講究法律?】
【皇權直屬,還需要講道理?】
「司法機構就是這麼多,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覆審和會審制度和前朝差別不大,但是有朝審、熱審和大審三項特殊制度。」
「朝審是會審已經被判決秋後處決的罪犯的制度,霜降之後開展,由朝廷最高級別的官員參加,相當於是一種死刑再覆核的制度。」
「熱審在夏季進行,會審審理在押未決囚犯,防止因為暑熱等原因囚犯病逝。」
「大審幾年一次,由司禮監太監主持,和熱審的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審理人員有所不同。」
「當然,這些案件僅針對地方判決的案件,以及三司判決的案件,如果是廠衛的案件,這些程序一概沒有。」
聽到伍愛華這話,李悝商鞅等法家學派人員就開始搖頭:「沒有監督沒有覆核,廠衛的冤假錯案恐怕不少。」
崇尚性本惡的荀子也說道:「恐怕這廠衛就是用來排除異己的工具。」
「雖然審理制度制定的非常複雜,當時明朝官員的工作量應該是不大的,因為明代不支持百姓訴訟,認為百姓訴訟是一種教化不夠的表現。」
「能夠用道德約束的,明代人都不想動用法律。」
【等等,這想法反過來了吧?如果真的有道德,還會觸犯法律不成?】
【難怪古代百姓吃虧也不願意見官,不單單是官吏索賄,還因為人家根本不支持你訴訟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