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律例當中有一項為『光棍例』,就是專門打擊『惡棍設法詐索官民』的法律。」
【我記得小時候看電影,當時還管那種告狀的人叫做訴棍】
【所以一直以來,棍就不是一個好名詞?】
【終究是我們光棍扛下來所有】
【所以以後請叫我黃金剩鬥士,不要叫我光棍謝謝】
看著耍寶的彈幕,伍愛華會心一笑。
但是很快伍愛華就笑不出來了。
【說起來,咱們主播也是光棍吧?】
【顯然啊,你看她每天晚上無聊地給我們免費科普,就知道沒有約會了】
【主播這兔子怎麼不笑了,是天生不愛笑嗎?】
伍愛華:你猜我為什麼不笑?
不笑的伍愛華用面無表情這種合適的表情說著接下來沉重的內容。
「因為清朝初年的圈地、屠殺,對於各地的經濟都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而後清朝的各項貿易也基本是官府、藩王、官員、豪商的經營內容,雖然收穫豐厚,但是普通百姓難以為繼。」
「後世有一個普遍的說法,說康乾盛世,其實是番薯和土豆這些高產良種造就的盛世,如果不是有這些外來物種傳入,康熙乾隆年間餓死的百姓也不在少數。」
「有句能引發文字獄的俗話是怎麼說的來著,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康熙只覺得自己的養氣功夫在逐漸上升。
「為了維護統治,不要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趕下皇位,順治時,清朝就取消了原本明朝的『三餉』的收取攤派,也就是取消了遼餉、剿餉和練餉。」
「同時,清朝還對稅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順治初年,頒行《賦役全書》,規定根據各地登記的土地、人丁數量和等級,計定田賦丁銀的應繳數額,由於土地、人丁數量不斷變化,《賦役全書》也需要定期修訂。」
「在康熙時,對這項賦稅制度進行了改革,將原本按地畝人丁徵稅原則,改為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戶口數為徵收的固定標準數目,『盛業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這一舉動,減緩了階級矛盾,並且促使流民回歸,但是直到雍正時期,在一條鞭法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攤丁入畝制度頒布,人丁賦稅問題才徹底告別歷史。」
【攤丁入畝?這說法倒是比一條鞭法清晰多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