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除了滿族八旗的土地之外,當時還有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宗族的手裡。」

「很多大的宗族,都會有族產,族產田地被稱為義田,紅樓夢裡,秦可卿叮囑王熙鳳,就是讓她要多購買義田。」

【所以抄家的時候,族產真的不會被抄沒嗎?】

【你都說了是抄家了,那是宗族的,又不是他家的,要是誅九族,義田也沒用】

「古代的義田一般是由族人捐獻、義田產出再購買形成的,義田的孳息一般被用於獎勵優秀的族人、開設族學、贍養族中沒有後代的老人,撫育族中沒有近親的孤兒。」

「理想情況下,當時的宗族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一個小民政部門。」

【理想情況下】

【宗族的風氣差距真的很大,所以失去監管,就只能靠道德了】

【當時江南好像有不少族學的教學水平比書院還高】

【這種只要有一代出了個老鼠屎族老或者族長,風氣就回不去了,劣幣驅逐良幣】

「在宗族之外,寺廟也擔當了和宗族類似的責任。」

「當時的寺廟會施粥問藥,扶助老人小孩和單身女性,並且會給老弱病殘提供住宿和工作,這些功能和宗族非常相似。」

「而寺廟這些支出的來源,其實也是源自於土地。」

「因為滿族自身喇嘛教的宗教信仰,當時的佛教寺廟並沒有受到遏制,反而蓬勃發展,所以眾多寺廟共同占據的土地也不是少數。」

「除了這些土地之外,才是普通民眾和官員的私有土地。」

「這些土地一部分是墾荒獲得的,封建王朝初期,大部分王朝都會鼓勵墾荒,並且給予墾荒者土地,清朝也不例外,在順治元年就頒布了墾荒令,因此部分農民獲得了土地。」

「這些土地都是可以再次買賣,並且由子孫繼承的。」

「而另外還有兩種土地,是不能完全自由買賣條件的。」

「一種是從明朝貴族土地變為農民土地的田地,除了清朝貴族侵占的部分,剩下的田地都被清朝分配給了原本耕種的人,另一種招募人員在西北、東北地區開展屯墾,大家比較熟知的名詞是民屯、軍屯和商屯,這種屯田實際上歸國家所有,農民需要同時繳納賦稅和租金,雖然清朝中後期逐漸不再收租金,田地也歸耕種者所有,但是這兩種情況實際中買賣還是受到了一定條件的限制。。」

「即使如此,清朝土地受限最厲害的還是八旗子弟的土地。」

「雍正曾經下令,八旗民眾分到的土地不允許典賣給漢人。」

「嘉慶時期更是下令,八旗的旗房也不許漢人買。」

「那時候,如果被發現偷偷賣房買地給漢人,雙方都會被治罪。」

【其實就是單位分你房子,是因為這是單位福利,你可以賣給單位的人,但是給外人,咱們家屬院大區就不純粹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