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5接上 元末的海貿的確出現了萎縮,但是政權的萎縮,卻不代表貿易額會出現萎縮。相反,對於像瓷器、絲綢、茶葉這種必需品,貿易額根本不會有太大變化。】
【回復6接上 如果您手中看到的帳本內容是真實的,那麼也只能說,這部分收入如果朝廷沒賺到,那麼肯定是被其他人賺走了。】
【回復7接上 至於這些賺到錢的是什麼人?陛下您若是細細想想,興許會有眉目也不一定!】
對呀,既然以前貿易額這麼高,怎麼會突然就沒了呢?
朱元璋的腦子飛快地轉了起來。
就像是他去買米,東家不賣了,可以買西家的,不過是銀子給了誰的問題。
想到這裡,朱元璋的臉色立即黑了。
他開始回想,是誰第一個提出來海禁之說,還極力讓自己儘快實行的。
於是很快,一個名字便浮出水面。
【回復8接上 不過說到這裡,up主想到了一個問題。宋朝的時候,未實行海禁,結果賺的盆滿缽滿,而且也未聽說有倭寇或者海盜以及走私盛行。】
【回復9接上 反而是在您的大明。在海禁的基本國策下,非但朝廷賺不到銀子。沿海地區還海盜肆虐,走私盛行。差點就動搖了大明的國本。】
因為海禁才會有走私,才會有倭寇?
猛一聽,朱元璋根本不願承認。
但是細想之下,卻覺得天卷說的的確有理。
大把的銀子,不能用正當渠道賺,自然就要搞歪門邪道了!
【回復10接上 以至於到了後來,隆慶開關後。雖然每年有三億兩白銀流入大明,可是朝廷相關海貿的稅收,卻仍舊寥寥無幾。仍舊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回復11接上 也就是說,經過了二百多年的禁海政策的長期浸淫,朝廷已經不再是海貿的主力。反而是海商和走私商人、海盜們成了海貿的主力軍。】
【回復12接上 所以,二百多年的海商以及其身後的勢力,同扔掉海貿二百多年這棵搖錢樹的朝廷進行角力的話。您覺得哪邊會贏呢?所以,這海禁,越早開越對大明朝廷有利呀!】
每年三億兩白銀流入大明,朝廷竟然還入不敷出?
看到這個數字,朱元璋的眼睛都紅了。
此刻,天卷阿婆主的一句話讓他立即茅塞頓開。
是呀,為什麼宋朝能賺錢,元朝前期能賺錢,怎麼到了後期就不賺錢了?
所以,這部分錢都跑到哪裡去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