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文人的天堂?

剛開始的時候,眾帝王對這宋仁宗時的大才子們一個個都心生嚮往,可是越往後越覺得不對勁兒。

難道只是文人的天堂嗎?

都是一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文人。

而武將幾乎很少聽說。也難怪說這宋朝是重文抑武了。

但是就算是重文抑武,跛腳跛到這個程度,相當於自廢武功了吧!

宋朝前的朝代,只覺得不可思議。而宋朝後的朝代,尤其是明朝的各位帝王們,看著天卷心中卻連連嗤笑。

所以宋朝才是好大的一塊肥肉。

終宋朝一朝,周圍小國林立,地盤也比唐元和大明小了太多。

不然也不會被蒙元侵占,斷送了三百年的趙宋江山。

【在這個時代,聲名鵲起的文人有多少呢?】

【除了之前說的這六大家,以及耳熟能詳的包拯、呂大鈞、張載、程顥、范仲淹、韓琦、文彥博、司馬光等大家外。】

【還有寫了《夢溪筆談》的沈括、《愛蓮說》的周敦頤,婉約派詞人代表柳永,與歐陽修並稱「晏歐」的晏殊,以及著出世上第一部果樹分類著作《荔枝譜》的蔡襄。】

對仁宗之後的皇帝來說,這些的確都是很熟悉的名字,有的甚至是開蒙時,就已經熟讀這些大家的詩句了。

但是事實上,宋朝卻沒有因為這些人變得強大,反而越來越弱了。

所以,宋朝出現這麼多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此外,宋仁宗時,也不是只有歐陽修一個人在科考中連中三元。還有另外三人,一共是四人。而在整個宋朝,一共也就只有六人連中三元。】

【所以,還是那句話。與其說是這些才子造就了這個文學井噴的時代的,倒不如說是宋仁宗治下的寬鬆環境成就了這些學子。】

此時的秦始皇看著天卷,卻忍不住撇了撇嘴。

人才固然可貴,但是文人相輕,這樣的朝堂,難道不呱噪嗎?

若是他,看到朝堂上有大臣為一點小事吵架,不辦正事,早就將他們罷了官,趕出朝堂去了。

朱元璋也一臉的不以為然。

那些酸秀才們,就會嘴炮,他最不耐煩這種。哪像武將們,打仗就是打仗,那是要玩命的。誰見過一上陣只憑一張嘴就把敵人罵退,然後再做首詩,就讓敵軍獻城求和的。

天卷此次盤點,哪裡是夸這個宋仁宗,分明是把宋朝滅亡的原因說出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