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是的,朕設置的節度使職責就是如此。

唐太宗默默點頭。

可是後來又怎麼會成為我大唐覆滅的原因呢?

【回復4接上 不過到了後來,尤其是武周以後,唐睿宗唐玄宗時,節度使的權力就慢慢大了起來。甚至可以說是所轄地方的土皇帝。】

【回復5接上 陛下熟讀史書,應該知道周朝的分封制吧。其實到了最後,節度使就相當於周朝時的諸侯。長此以往,怎可能不出事?】

相當於周朝諸侯?土皇帝!

唐太宗倒吸一口冷氣。如果真是如此,他大唐分崩離析那根本是早晚的事!

還有,唐睿宗唐玄宗他可以理解,自然是他大唐的子孫,這個武周又是什麼?難道是人名?

【回復6接上 其實,說起節度使的職責變化,同唐朝科舉制的變化還是有一定的關係。】

科舉制?同科舉制有何關係?

聽到天卷提到科舉制,除了唐太宗,秦始皇第一個豎起了耳朵。

他可是已經準備在大秦推行科舉制了,當然要各種利弊都好好聽一聽。

之前他的打算是大秦官員一半舉薦,一半科舉,這樣最起碼朝堂中有一半是他的「天子門生」,不會同世家豪強牽扯太多。

但是剛剛放出風去,就有不少官員上諫,說是此舉有違祖制,就算是科舉出身的官員,也必須有薦書才可當官。

呵呵,這樣一來等於是讓世家們先篩一遍,那他的「天子門生」不還是各豪強大族的喉舌?實在是可笑!

【回復7接上 唐朝雖然採用科舉制選官,但是考上的官員還是需要世家大族的舉薦才能做官。這也算是科舉制同世家的妥協。】

舉薦?

秦始皇一愣。

這不是同他此時面臨的情況一樣?

果然,很多事情,即便過了幾百上千年,只要根源不變,所面臨的狀況和解決的辦法也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於是他聽得更認真了。

【回復8接上 但是,世家的沒落是必然趨勢,雖然此時世家還能插手官員的選拔上,但是那也是僅限於京城附近的世家。】

【回復9接上 經常是皇榜一出,守在榜下的世家大族便將有前途的學子納入麾下。或聯姻,或許以厚利,或開出各種條件,將其籠絡過去,然後再加以舉薦。】

這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