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逼你?」李世民簡直要被他的話氣笑了,「朕逼你謀反,逼你殺自己?」
李承乾的臉上閃過一絲悲涼:「兒臣沒有通敵,沒有謀反,更沒有跟突厥人勾結。父皇你為何不信兒臣?」
通敵?謀反?勾結突厥?
李世民臉上一肅,這些正是這段時間從各種渠道遞到他面前的證據。從青雀呈上那幾封用突厥語寫好的信件之後。有關太子通敵謀反的罪證就時常出現在他面前。
但是這些證據明顯就是牽強附會,同青雀之前送來的證據一樣,根本就沒有任何說服力,不要說證明太子謀反,甚至連證明武家人謀反都做不到。
直到昨日,武氏突然被人從羈押的獄中救走,留下的各種物證直指太子府,他這才大怒,準備下旨搜查太子府,查找武氏下落。
但是他很快被九郎勸住了。因為一是物證留下的太刻意,有可能是有人嫁禍給太子,另外就是就算武氏真的是太子救走的,也未必會藏在太子府。
反而是貿然搜查太子府,反而會讓朝堂上人心惶惶,朝臣們妄加揣測。
唐太宗的憤怒在九郎這幾句話後漸漸平息下來,也察覺出這件事的不對勁兒來。又是一番細想後,發現這一段時間,好像有人刻意要把太子同武氏硬要牽扯到一起。
只是,他正想好好調查,卻不想不過隔了一日,太子承乾竟然領兵衝進了宮,竟然反了!
「朕不信你?」李世民被氣笑了,「你連一聲解釋都沒有,讓朕又如何信你?」
「我解釋了,父皇就會相信嗎?」李承乾的臉上閃過一絲哀意,「父皇只信青雀。青雀才是您的兒子,我又算什麼?」
「住口。」李世民恨鐵不成鋼,「你們都是朕的兒子,尤其是你,承乾。你知道朕對你寄託了多大的希望。你可知道你名字的含義?」
「是的,曾經我的確是父皇最喜歡的兒子。我也引以為豪。可是,母后去世後就不是了。您的眼中只看到了青雀。我們說一百句話,都不如青雀一句話。」
李承乾的臉上閃過一絲憤怒:「您只會將我交給老師和先生,讓他們教導我、罵我、侮辱我。您只有對待青雀的時候才是父親。
他胖得像豬一樣,您就心疼他,同意他承輦入宮。可我,我的腳一直不良於行,每次走到您這裡,我的腳都很痛。可您從不曾讓我承輦。
但即便這樣,我也歡歡喜喜的來了。可我來了,卻看到您在對朱雀笑。偏偏在看向我的時候,卻皺起了眉。從那時我就知道,你早晚有一天都會把我廢了!」
這還是李承乾頭一次向李世民剖白心意,或許以前也有過,但是自從皇后去世後,李世民就很少同這個長子交心聊天了。反而是對李泰十分的寵愛。
因為在他看來,承乾是長子,是需要繼承大唐國祚的人,他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向一個帝王看齊。而青雀才是他的兒子,才能夠承載除了責任以外的其他溫情。
但他萬萬沒想到,承乾竟會這樣想。他這是抱怨他對他關心太少嗎?可他是太子,對太子和對兒子又怎麼能一樣?
他才剛剛讓魏徵做他的太傅。讓一國之相做太子太傅,難道還不能說明他對他的重視嗎?
「承乾,你為何會如此想?」李世民一臉悲痛,「朕從未想著要廢太子。立廢太子乃是大事,怎能如兒戲。廢長立幼,豈不是會天下大亂?」
「兒戲?可不就是兒戲?」李承乾的臉上露出一絲嘲諷,「隋文帝立了長子楊勇,廢了。皇祖父立了李建成,不是也被父皇您殺了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