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三位藩王,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在順治年間,多爾袞還掌握大權的時候,被派駐雲南、廣東和福建三地。都是所謂「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而三藩之首就是平西王吳三桂,也就是當初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的人。】

明朝諸皇帝:罪、魁、禍、首、找、到、了!最、大、的、明、奸、出、現、了!

崇禎:吳三桂?吳三桂!朕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是你!竟然是你將滿清大軍放入了關,還做了滿清的平西王!來人呀,讓吳襄速來見朕!

【於是,在康熙智擒鰲拜的四年後,他剛到二十歲時,做出了撤藩的決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吳三桂終於跳出來了。他打出「興明討虜」的旗號,自封招討兵馬大元帥,反了。】

明朝諸皇帝:打著我大明的旗號,謀大逆不道之事。無恥!

崇禎:這個明奸,做戲,全是做戲。朕要將他千刀萬剮!

康熙:無恥之尤。

乾隆:恬不知恥的小人,叛國賊!

【剛開始的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勢如破竹,他帶著大隊人馬從雲貴殺到湖南,所過之處的官員紛紛投降,除了其他兩藩的藩王以及周邊地區紛紛響應外,連台灣的鄭家都支持他。】

【另外,許多其它地區的漢官漢民以及少數民族的上層人士也都對他一呼百應。】

【但是很快,康熙就調整了策略。採取連拉帶打的策略,首先是對謀反的吳三桂進行堅決的打擊,而對剩下的兩個藩王卻允諾了不少好處,進行招撫。】

朱元璋:這種操作好像有點眼熟。

朱棣:哼,倘若朱允炆從一開始就這麼殺伐果斷,怕是我燕軍早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

朱允炆:額,不是應該先攻打兩個較弱的藩王,然後再集中力量攻打最強的嗎?這可是黃子澄對朕說的。

【就這樣,這場戰爭在進行了五年後,耿精忠和尚之信也就是尚可喜的兒子,重新歸順了清廷。吳三桂獨木難支。終於在窮途末路之際露出了自己的本來目的,在衡州稱帝。】

朱允炆有些想不通:兩家歸順,一家稱帝?這藩豈不是等於沒有削嗎?

【之後吳三桂病死,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吳世璠。而在康熙二十年的時候,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也在這一刻徹底平定。】

【就在三藩平定的同年,鄭成功在台灣病逝,台灣陷入內亂。於是在三年後,大將施琅攻破台灣,台灣也終於重新回歸華夏的懷抱。】

【而這一年,康熙才剛剛過了三十歲。】

三十歲的時候竟然辦了這麼多大事。

朱元璋捻著鬍鬚忍不住暗暗點頭:此子果然勇武,比得上老朱我當年的風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