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多倫會盟?

就是和談?會議?

只是開個會,這仗就不用打了?

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多倫會盟其實在第一次出征噶爾丹以後,就舉行了,那個時候康熙其實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噶爾丹的反叛正好給了他解決這件事情的契機。】

【於是第一次親政噶爾丹後不久,他就召集了內外蒙四十九旗的王公舉行了會盟。恩威並施下統一了蒙古各部。】

果然不是之開會這麼簡單。

恩威並施?

各朝各代的地方極其關注最後第二個「威」字。

【這次會盟中,康熙對蒙古各部的王公們許以各種親王的名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會盟的同時不但帶了七十多門火炮和很多火器過去,甚至其中還包含八門紅衣大炮。】

【然後又在大家酒酣耳熱,氣氛熱烈的時候展開了浩大的閱兵儀式。據說當場就有部落首領被嚇得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原來是這樣的曉之以「理」,學到了。

之前還在為自己雖然造出了火炮,但是卻不知道該不該立即使用的秦始皇,仿佛從中一下得到了靈感。

既然此時他的大秦需要休養生息,回復民生,不是向匈奴開戰,窮兵黷武的時候。所以,眼下看來,他這些火炮只能架設在長城上。

但是如果效仿這後世的康熙帝,拉著大炮同匈奴坐下來談一談,也許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收穫也不一定。

畢竟火炮這玩意兒,在目前看來實在是太厲害了,若不是大秦現在比較窮,他都想造艘大船,拉著火炮去征伐那個傳說中的美洲去。

但是既然造出來了,即便現在還不方便用,卻也要讓它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所以會盟這種形式他就覺得不錯。

不費一兵一卒,關鍵是省錢,讓匈奴人能夠臣服自然好,若是不然也可以讓他們遠遠退去,保存他大秦的實力。只待時機成熟,便可以一擊即中。

對,這個法子的確可以試試。而合適聯絡組織這件事的人,自然就是他派去匈奴化妝成商人買馬的扶蘇了。

於是無形中,扶蘇此番前往匈奴的任務又多了一件!

【不但能如此,多倫會盟之後,康熙在承德建了避暑山莊,每隔一段時間就將草原上的王爺們叫來打獵聚會。而也借著聚會的機會,清廷可以調解各部落矛盾,掌握草原動向。】

【正因為如此,清廷同蒙古各部的關係穩定了很多年,草原上也多年都沒再出現反叛的部落。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滿蒙兩個民族的融合,促進了民族大團結。】

【這是在歷朝歷代都沒有出現過的大團結,再加上之前就已經團結到的漢族,清朝也在此時達到了全盛,而華夏作為一個國家的稱呼,也就是在這時才深入人心。】

【所以給康熙賦予千古一帝的稱號up主認為當之無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