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糜竺被迫帶人清點起來庫房,關羽帶著兵熟悉江陵城順帶換防,張飛和夏侯蘭率監官巡視城內城外軍營駐紮地,趙雲操辦主公和一眾同袍家眷入城居住……
以上這些事情極為重要,但對比諸葛亮需要面對的問題來說,還是有些小巫見大巫。
主公是打算停在江陵,以江陵城為據點,興兵應對曹軍,那,跟隨他南逃的百姓要怎麼安排呢?
這些百姓數量達到十三萬,比一個縣的總人數還要多,別說江陵,一個南郡都沒辦法消化這麼多的人口。
讓百姓自行往南走,那等同於讓大部分人送死。
留下,靠劉琰的神器取糧養著,倒是能養活所有人,但,這樣的後患太大。
江陵縣土地無力容納這麼多人,要想不危害江陵本地的百姓,就只能將相隨的百姓約束在營中長居。
有糧,人多,還沒有太多事可做,那必會出現各種爭執和滋生惡習,而更糟糕的,是那麼好的米麵吃久了,誰還願意辛苦種地,就只為得到一點咯牙難吃的糙糧呢?
這是神器美好下最可怕的一面,不只針對百姓,對他們這些人也是,一切來得太容易,就如同賭戲,巨勝一次,便讓人志散心廢,再也無法回到過往勤儉持家的生活中去了。
當然,諸葛亮並不覺著給予神器的神有意在『害』他們,祂給了漢民一個打開寶庫的金鑰匙,只是祂沒想到,光金鑰匙本身的誘惑,就夠讓人迷失進去了。
如果換個追求……
太早了,還得再等等,等看完整個歷史,了解後世再說。
遠慮終究只是遠慮,近憂更亟待解決,和徐庶向朗,乃至趙雲尋來的擅農的老人商議後,諸葛亮確定了應對的方式。
分流,開荒。
南郡人口不如關中,近些年戰亂,更是地廣人稀,江陵縣極周邊幾縣有大量未開荒和拋費的土地,正好僱傭這些百姓開荒。
而有劉琰提供糧食和工具,只要管好胥吏,規定好量,對百姓來說,便不是多苦的差事。
若主公早擊退曹操,那便可將大部分百姓送歸自家,若不能,開好的荒地初次耕種雖然收穫不多,但終歸不再全用神器供糧,能轉而大量採購軍備,再徵召勇武之士,便能在明年晚春反攻,以免戰爭拖的太久,豫兗等洲百姓供應二十萬大軍,苦不堪言。
決策商定,做起來仍舊不易,調去哪裡,住宿糧食工具怎麼供應,由誰管理,以及從神器尋些能越冬、生長期短的作物……都得有個章程出來。
人多,再簡單的小事也變得複雜起來,眾人因此忙的頭昏腦脹,好不容易才確定了個大概。
這期間各種調度,動靜不算小,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了接下來的安排,紛紛使出了各種本事為自己謀劃。
而在這些人中,何憫已經開始愁的掉頭髮了。
倒沒什麼太大的原因,就是她跟著營隊去開荒,就會遠離天師,日後最好也就是混個胥吏的身份,還不知道能當多久。
而她要想留在天師身邊,不好意思,天師只收了四十個僕人負責她的飲食起居和出門隨行,根本沒她的用武之地不說,天師還想把這四十個人再裁掉一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