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理解的封建帝制?
它怎麼看起來跟現代那麼像呢!
「只要還是血緣傳承,那就是家天下,就是剝削沒有如今這麼狠辣,讓人覺得先進,曦玉,你被『聖君』矇騙了。」
要說劉琰到來之後,劉備沒有生出稱帝的野望,那肯定是假的,但僅僅是稱帝,遠不夠他從織席販履之徒走到現在,更不可能讓他保持『仁德』,比起來當皇帝,掌天下之權,他更想身邊,乃至天下人都過得好一些。
所以,對於諸葛亮說的這些『大逆不道之言』,劉備也沒有多少反感,他更擔心的是別復王莽故事。
現在看,這條路也算是兼顧了百姓,劉琰,他和功臣的最好抉擇。
不過要說繼續帝制——
「三興炎漢後,若能如後世那般,也算是劉氏幸運。」
王莽篡漢,因為《赤伏符》編撰的劉秀為天子,便大肆屠戮同名之人。
如今天子權柄旁落,便只能任人廢立宰割。
王朝走至末年,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皇帝終歸是無權的。
而當皇帝都無法護住自己,何況宗室乎?
倘若帝王無德,或是有心人甩鍋,那有劉氏子弟憑藉『天命』出來重整舊山河的背後,是更多的高祖血脈被憤怒的百姓殺之泄憤,以及更多劉姓人被篡權者屠戮。
「可惜,人性難信,世道難改,孔明,你說五代之後,給劉氏改姓,重歸平民如何?」
在政治素養方面,劉琰總覺著自己與這兩位挺格格不入的。
這也很正常,畢竟閱歷年歲在那兒擺著呢。
就是她沒想到,在良心方面,她竟然還差一些?!
改姓,她第一反應竟然想的是節省國家財政……
「此事還需再議。」
提議很好,就是說服他不夠,還有那麼多劉氏宗親呢!
行吧,這也是以後的事兒了。
這個還是自己來更方便,劉備也不打算為難諸葛亮,他看向劉琰,道:
「若是按此路走,曦玉你就是以神之名,重整道統,科技,軍師主抓內政,也就是如何推行,我繼續管軍隊,以武力鎮壓反叛之人。」
「假冒神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