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師從為誰你也知曉,其中齷齪也算熟知一二,春秋三傳,雲長所習左傳最次,也受士人鄙夷,為何有此排名?一來是公羊穀梁講道,微言大義,傳聞乃孔子門生子夏所授,地位崇高,其次卻是因左傳為記事,較為詳細,需解讀之處少些罷了!」
「春秋語焉不詳,大儒便手握經釋,上可達天子,下可依門生故交出仕為官,但天下官位有限,自家親眷尚不能安排齊,如何能再給他人?學問又非戰功般清晰可見,怎能上達天聽?所以必然要抬身價,文人名德廣傳,輕武排外,皆不過此。」
「你覺得他們文可提筆治一方,武能治軍安天下,縱橫捭闔實為大才,不過是把持學識,欺你無書可學,無人可用!」
「過往世族做大,我也無法更改,講與你聽,只是徒增煩惱,兼之養客尊士也是個好名聲,於你有益,也就不曾言說,畢竟你為我部將,只要我能有成就,士人也不會輕慢於你,但……如今不同。」
劉琰接受的是後代教育,會想到政治綱領這些現代教育的內容,不過,古代還有很大一批打天下的人,並不需要用明確的思想來團結所有人。
舊有的制度與思維早就根植人心,只要能組織起來軍隊,按軍功分利,武將就能為之衝鋒陷陣,而想推行更改的,有了地盤和武力就可以去做,所招攬的武將和文官並不一定是政策的支持者,只要設想好怎麼做,通過威逼利誘等手段,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就像是孝武帝開辦太學,不斷發動對匈戰爭。
只是這樣的成功,無法復刻到劉備想做的事上來。
跨度太大了,那樣的改革雖有不小的變化,但還是君臣父子,人可為奴為隸,本質還是一回事。
可現在不同,單一個廢除奴隸,就已經要動搖無數根基了,必須有足夠的,能理解、認可並支持新道統的人一起堅守,才能將它真正推行下去,不會被他人篡奪,也不至於大幅度倒退。
劉備撕碎世族文士裝點的這些面紗,關羽過往也能感受到不少,只是沒有主公那麼清晰,此刻見他說的這麼明白,下意識想要附和,但見張飛面色蒼白,頗受打擊的模樣,便忍住沒有開口。
士人的身影,智謀與風流在腦海中不斷湧現,他們勾勒出張飛最為嚮往一切,那很美好,可相較於士人和大儒,還是主公的話更為可信。
但這樣的真相,也太過於慘烈。
很快,張飛心中就生出了被愚弄的憤怒。
「竟將我如豚犬般戲弄!」
他一拳頭砸在地上:「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這分明就是被人賣了,還要替他們數錢!
在發覺過往所信徹底崩塌之後,人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不是劉備想看到的,他立刻開口:
「翼德!並非所有士人都是如此。」
「我知,主公麾下幾位先生都是真大才,也不曾輕慢於我。」
張飛壓下心中怒火,勉強收拾回幾分理智,他想起剛才劉備所說,主動問道:
「主公讓我學後世賢人之論,可此無師所教,如何能懂?豈不是和如今一個樣子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