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眼中多了幾分驚嘆,他贊道:
「天師有古君子之風。」
「什麼古君子啊,我就是一普通人。」
劉琰一點兒都沒覺著自己多厲害,反而覺得自己多忘事,今天遇到『劉琰』,她才想起來避諱,自己『琰』字日常書寫用的不多,可劉備的『備』不是啊!
而古人日常書寫,也是會避諱上司的呦~
想到這裡,劉琰腳步一停。
「壞了,諸葛亮在抄寫資本論的時候,不會也避諱了吧!」
古代不止為尊者諱,還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啊,
想想每個人都得避諱皇帝上司和爹媽爺奶爺爺等等名字,劉琰就覺得頭皮發麻。
傳抄失誤那麼多,它絕對要負一定責任!
避諱大大增加了信息的運行成本,必須要廢除,劉琰想都沒想的就轉身就往回走,一問,嘿!
諸葛亮還真避諱了備字!
大家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幾秒,還能說些什麼呢?
重抄吧!
這可真是惡魔低語呢。
*
其實兩漢的教育不差,甚至漢末時期,不僅匠人識字,百姓的識字率也不低。
畢竟儒家以教化百姓為己任,習儒的人越多,自身的功績越大,西漢昌盛之際,太學裡的學生足足有三萬餘人,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西漢覆滅的原因之一。
教那麼多文人出來,又不能提供足夠的崗位,可不得天天嚷嚷著這個國家要完了嘛!
而到了東漢,教育體系則更加完善,官方有最高學府太學,畢業後直接可以做官,有郡國官學,往下,縣曰校,鄉曰庠,聚曰序,還有私教,高級的像盧植那般,稱作精舍,也有啟蒙類的蒙管或者書館,權貴根本不用愁教育。
可惜到了東漢末期,天災不斷,疫病橫行,各方勢力互相征伐,老師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學校只剩下大貓小貓一兩隻不說,劉備還南征北戰的,一直無法定居下來,配合著謀士五日一休沐,武將打起來更是不著家的情況,二代們的教育水平不說慘不忍睹吧,但整體上也著實不咋地,非常急缺學校統一管教。
只是劉琰想建個學校也不容易。
最難的便是缺老師,缺教材。
教材還好說,後世較好的版本先審出來一個學期的,略微調整一下就能用,但老師是真的找不到合適的。
畢竟文員去教導兵卒完全是趕鴨子上架,硬教,全看兵卒自身天賦和夠不夠勤奮,效果只能說識字的人是能選出來不少,更多就沒辦法強求了。
但對這群二代們來說,必須得德(重點)智體美勞共同發展,可文員教學水準不足,現挑人轉職學怎麼教育也得等幾個月,而會教導學生的老師也沒多少活著的不說,還得現學簡體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