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初選名單公布後,不僅鼓舞了百姓,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反過來影響了中上層,將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從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的忠君思想,逐漸轉變為為國為民。
畢竟成為社稷棟樑,國之柱石,股肱之臣,能恩澤後世,青史留名,名垂千古……縣誌郡志洲志史書單開一頁記載的精神與靈魂共鳴,也是人難以抗拒的追求啊~
而這些被劉氏優待的人類中閃耀的群星,不僅在國家初期照亮了方向,在王朝末年,也反過來庇佑了這些帝王,使他們得以安息。
到後期,這裡還成了5A級風景景區,因為其獨特的歷史底蘊,高超的建築,篆刻,雕像藝術,以及大量的歷史事件等故,年年都有大量遊客前去遊覽,甚至還有無數番國人前來朝拜,用以淨化心靈……
至於劉琰,她成功住進了大學。
因為有她的存在,這所大學能最大化的不被政治侵擾,一直專注科學研究,數百年未曾斷絕,新的國家建立後,依舊維持著超高的科研水準和地位,是全世界最優秀學府之首。
*
出差與巡遊。
不過,對現在來說,劉琰苦惱的仍舊是道路問題。
有時候國家的疆域太大,的確會讓人很麻爪。
由於疆域太大,高昂的運輸成本便成了制約發展的關鍵因素,全靠長距離的水運和短距離的公路陸運,撐起各項高價值大宗商品的流轉。
但這不代表有這兩者就夠了,相反,它們只是無奈的選擇。
水運路線固定,還有汛期與枯水季影響,無法通行,如今的船隻也還不夠大,貨運承載不足,動能也還是人力,對風的利用不足,而陸運——蒸汽拖拉機的載貨量更差不說,還無法遠行,不然所攜帶煤炭太多,等同於白運。
而這兩點解決起來又難到極致。
前者需要大力發展船舶業,造出更大的貨船,而一艘大船的製造得從曬乾木頭開始,時間要按年計算,四五年才造出來,還不能保證新船下水一定沒有問題,至於陸運……修公路還不夠,得增加運輸比更高的鐵路。
都是需要不斷砸錢,然後漫長等待的事情。
而在此之前,供給各地發展的那些大宗物資怎麼運輸就成了要命的問題。
其實也不要命,劉琰全跑一趟就夠了,就是以現在的交通條件,這個跑一趟基本上要按年算,還是百里加急的那種。
雖然部分人心裡挺想請這位曦神在外面別回來,但這話說出口,分分鐘就要被陛下研究所等無數人一起開瓢。
從任何角度來說,曦神都應坐天下之中,鎮守四方,而不是游離於四方之地啊!
偏偏經濟發展又的確是個大問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