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春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公子不知外間出的事,整整九日的會試,他坐到第七日就不耐煩了。

往後幾天,時常有內簾官監考經過時,向他投來古怪難言的目光,起初他還心裡有些懷疑,而後轉念一想,定然是他前兩場交的答卷尤其出色,叫這群人刮目相看,於是更加自鳴得意,不可一世。

第七日午後,他照常答完策問,實在在這狹小的號舍中待不下去,起身示意內簾官交卷。

連著三場都是他頭一個停筆,其餘的考生都不由得心一緊,震驚地瞧他,隨後各自書寫得更加賣力。

張公子十分享受這種注目,收拾完東西,正要大搖大擺地離開考場。

號舍外的崔郢一手捏著他剛交上的考卷,另一手攥今天剛從貢院外傳來的,據說是那位「無名居士」寫的策文,兩相比對,竟無一字差別,登時氣得鬍鬚劇烈顫抖,幾乎要背過氣去。

旁邊的翰林見狀,連忙扶著他幫忙順氣,看那張公子的眼神也充滿唾棄和鄙夷。

最後,崔郢當著所有人的面,抬手指著他,怒喝道:「此人徇私舞弊,證據確鑿,給本官拿下!」

會試還沒結束,考官泄題舞弊的風聲就已傳遍了整個上京。

傳聞三場策試,每一場卯時髮捲後,便會有一篇「無名居士」寫的文章在各大書坊中流傳開來,內容同考題毫無二致。

即使京兆尹見勢不對,已經明令禁止了無名居士文集的傳播,但小道消息仍在民間散得到處都是,說那雲中張家的兒子在考場上作的文章竟與無名居士一模一樣,已被官兵當場戴上枷子,帶走關押了。

本朝已經百餘年沒出過科舉舞弊這樣的醜事,朝野上下皆震驚不已。御史台更是一夜間連上了百道奏摺,本本都是奏請晉帝嚴查此事。

張家人更是要瘋。張夫人救子心切,求助娘家人被拒,又上門求了不少張家的故交,甚至當初信誓旦旦、保張公子拿下會元的魏王,結果都被擔心惹火上身的官吏拒之門外。魏王府更是大門緊閉,她還沒有靠近,就被凶神惡煞的侍衛斥走,一副收了錢就翻臉不認人的蠻橫做派。

張夫人在官府門口哭天搶地了幾日,整個人生生從體面的貴婦人被逼成了潑婦,察覺此事已無轉機後,終於發了狠。第二日髮髻散亂,雙目通紅地爬上了宮門外的登聞鼓,在早朝群臣會集之前擊鼓鳴冤,揭發魏王泄題索賄。

……

晉帝得知此事時,剛服用過一顆才出爐的「仙丹」,神清氣爽地召了榮貴妃過來,在宮中縱情作樂。

科舉舞弊在他心中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將泄題的內簾官找出來,砍了腦袋全家充官奴便是,因此御史台說要查,他也就意思意思點了個保皇派的文官去查,全然不知幕後的推手是他的好兒子魏王。

於是下面的人查了一半,越深入越覺得脊背發涼,不知是否該繼續下去,只好膽戰心驚地先將奏本呈了上來。

前段時日御前大太監不小心摔斷了腿,近日在晉帝身邊伺候的都是來喜,他知道榮貴妃在內,有心再給此事添一把火,便沒有多加阻攔。

這兩年晉帝的身體每況愈下,需要頻頻服食「丹藥」維持精力,最忌諱的就是看到幾個身強力壯的兒子爭權奪利,提醒他已經年衰歲暮,坐不穩龍椅了。先前太子就是鋒芒太盛,招了他的忌憚,才有了阿紅花一事,如今魏王這一樁蠢到沒邊的舞弊案,差不多是在晉帝的雷區蹦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