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春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於是三日後。

御史台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疏,來不及經邱韋之手,就直接呈上了金鑾殿,由來喜公公高聲向群臣宣讀。

早朝之上,眾人一片寂靜,只有內侍尖利的嗓音穿過空闊的大殿,一圈一圈往外迴蕩。

「貪官蠹役者,盜權竊柄,誤國殃民,國之賊寇也。夫雲中張氏,實為門庭之寇,心腹之害。故請誅之,當在剿絕賊寇之先。」

「臣敢以張氏叛君之十罪,為聖上陳。」

「張氏之罪其一,諂諛媚上,貪污欺下。通賄殷勤者薦用,奔競疏拙者罷黜。卑污成套,牢不可破……」

「張氏之罪其二,縱奸子之僭竊,使科舉之制失其公允,壞祖宗之成法,為天下人恥笑……」

「張氏之罪其三,……」

奏文全篇痛斥張氏十罪,洋洋灑灑,言詞鋒銳透徹,又句句切中情理,振聾發聵。

陳至第四罪時,朝臣竊竊私語,相互詢問作文者是誰,到第八罪時,庭下已是一片鴉雀無聲,後排幾個剛提拔的年輕官吏甚至氣憤漲紅了臉龐,握緊拳頭,顯然是在為那張氏的惡行義憤填膺。

群臣之首,邱韋和崔郢各著靛青的一品官服,分列兩側。

前者氣得面色鐵青,連樣子都裝不下去了,後者則悠悠捋著長須,一副與有榮焉的欣賞表情。

討張氏十罪檄,明面上彈劾攻訐的是張氏,實則字字珠璣,無一句不在影射其後的魏王和邱家,簡直像踩在邱韋的臉面上罵他才是那個「賊寇」。但人家點名道姓的又是張氏,叫他想發作都找不著藉口。

奏疏念畢,殿中寂靜片刻,無一人作聲。

崔郢看在眼裡,待眾人面面相覷,相互使眼色,均不敢言語時,才慢悠悠開口道:「茲事體大,不如待皇上康復後再做定奪。」

他的提議合情合理,沒有人表示異議。更有甚者,已經敏銳嗅出了朝中風向的轉變——向來不偏不倚,作壁上觀的清流文官,竟也有了與邱氏分庭抗禮的跡象。

此後無人再上奏,來喜公公等了一會兒,便宣布下朝。

群臣剛散出金鑾殿,就有相熟的老臣忍不住上來問:「老崔,那討伐張氏的檄文是誰寫的?此人文才如此了得,以前怎麼沒聽說過。」

崔郢早就等著這一遭,聞言裝模作樣摸著鬍鬚,十分得意地一笑:「哎,都是我那新收的關門弟子,名叫謝南枝。年輕人閱歷尚淺,只會些唬人的花架子,還讓老弟見笑了。」

老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