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元景沒有在臨安待太長的時間。
擔心楚水春汛,難以渡江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梁承驍一封趕一封的信件。
原本蕭元景南下時,梁承驍是要一同隨行的。但由於太子殿下這段時日確實太荒唐了一些,扔著堆積如山的朝事一離京就是幾個月,一點不管朝中眾臣的死活,崔郢光是寄來罵他的奏摺都能集成厚厚的一摞。終於在群臣以死相諫的威脅下,他陪蕭元景過完年後,短暫回了一趟北晉。
但就算人在晉國,太子爺一顆心仍系掛在臨安城裡,生怕蕭元征一個反悔,就把他夫人扣下來不讓走了。從蕭元景啟程開始,北面捎來的書信就沒有斷過。
最開始只是一些日常問候和關切之語,隨著分隔的時間變久,信上的內容也逐漸急切焦灼,一封信恨不得拆作好幾張紙,寫盡孤枕難眠,徹夜相思。
某日蕭元景在書房讀信,湊巧碰上穆乘風進門稟報。
後者正說著王爺交代過的事,餘光無意中掃到桌案上攤著的宣紙,一眼瞧見頁首龍飛鳳舞的一行「懷玉吾妻」,當即忘了後半句話是什麼,在原地尷尬地卡了半天。
蕭元景不知他的心理活動,散漫地翻過一頁紙,問:「然後?」
穆乘風這才找回記憶,咳嗽一聲,說:「根除阿紅花毒性的藥方已經找齊了,有幾樣材料只有南境有,好在臨安藥商眾多,有幾家庫房中備著。」
這方子其實很久之前就存在王府,只是陳鳳亭因為體質的緣故用不上,就一直虛置著。
他不清楚蕭元景這時候翻出它的用意,於是問:「殿下預備這個是打算……?」
蕭元景支著頭,不知看見什麼,輕輕笑了下:「先收著吧,之後一併帶回去。」
……
正月最後一天晚上。
蕭元景在宮中用了膳,回到王府後,去後院梅園裡散了一陣。
隨從知道他來前曾經到寧妃的寒香殿長坐,於是識趣地沒有打擾他,都退到了前庭候著。
過十五之後,原本飽滿的圓月一日一日纖瘦下來,此時掛在夜幕的弦月餘輝皎皎,灑落柔和的光暈。
逝者不可追,蕭元景獨自待在庭院中,心裡沒有太多悲傷的感受,頂多有些隱隱的悵然。
倘若母妃還在,他想,看到他如今的選擇,大抵也會為他欣慰的吧。
白日裡梁承驍寄來的最後一封信仍放在石桌上,太子殿下這回一反常態,信上只書了一句話,字跡游雲驚龍,恣意瀟灑。
他與他寫——
【江北春枝盡開,可歸矣。】
……
來信沒有附落款,蕭元景不知道他是在何時、在何地寫下的這行字。指腹撫摩著那個力透紙背的「歸」字,眸中浸染上幾分溫柔笑意。
相思的哪止梁承驍一個。
明明先前半年的別離都有過,如今才過去幾日,卻叫他平白生出如隔三秋的牽掛感,心中想著念著,渴切盼歸。
他這時在做什麼?
遠隔千里,他們是否抬頭望著同一輪明月?
初春天寒,蕭元景在園中小坐片刻,就打算攏衣起身。臨安要處理的事剩得不多,最快兩日之後便可回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