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不科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1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徐云下意识便是一愣。

按照他原本的判断。

高斯或许会像自己此前与田浩所交谈时一样,说一些比较励志的鸡汤——也就是我不相信命运之类的嘴炮,以此来煽动自己的情绪。

到时候说不定自己脑袋一热,就会冲动性的许下某些承诺。

但没想到……

高斯居然说出了这么一段霸气的话?

但与此同时,徐云也发现……

高斯说的这些话,好像也真没啥问题?

要知道在后世,以高斯为名开头的定理便不下百个——虽然其中有不少其实是为了纪念高斯而赋予的‘高斯xx定理’,但也依旧有相当部分是由高斯亲自归纳总结出来的。

他在读书的时候被一位贵族子弟轻视,所以就搞出了近代数学这门科目,并且长期把古典数学压着揍。

在数学族谱网站mathematics genealogwww.loushuwu.ccathematics上,doi.org/10.4007/annals.2015.181.2.4。

因此对于高斯而言。

他确实有资格说出‘我就是奇迹’这种话。

甚至若非他是教徒,说不定奇迹二字就会换成数学上帝了。

不知为何。

徐云莫名又想到了老苏。

同样是人生末年,同样是执着于星空,但老苏和高斯的性格却截然相反。

其中固然有时代不同而导致的认知壁垒,不过更多的或许是东西方文化导致的性格差异吧。

东方讲究婉约内敛,西方相对肆意张扬一些。

徐云说不上哪种性格更好哪种更坏,但有一点他必须要承认——他有点被高斯说动了。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挑战史,也是一部从无到有的开拓史,华夏更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诚然。

2022年都发现不了的东西,对于1850年来说确实很困难。

但这句话不是绝对的。

它并不是代表2022年发现不了的东西,1850年就一定发现不了——二者实际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就像此前介绍过的一件事。

如果改变某些望远镜的光路原理。

那么1800年的望远镜足以见到180个天文单位之外,+12.6视星等以下的星体。

而后世预估的、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的近日点大约是250-300亿公里,理论上符合天文望远镜的极限观测距离。

加上此时还有高斯,还有黎曼,还有小麦……

或许……

真的可以一试?

想着想着。

徐云的心绪也微微荡漾了起来。

纵观过去的所有副本,他主导过不止一次跨越时代的操作。

比如小牛副本中的色散现象、无穷小级数、番茄酱的研制等等。

比如老苏副本中的电解、水银望远镜甚至飞机。

又比如如今小麦副本中的光电效应、冥王星的观测……

但说实话。

以上所有操作虽然难度不一,但无论是哪一桩哪一件,徐云其实都是了然于胸的。

也就是他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肯定能成功——再不济也有补救方案。

这并非因为他能够运筹帷幄,而是因为后世有各种各样的范本供他选择。

但这一次……

后世没有任何数据上可以供他借鉴的资料,属于一次完全没有把握的尝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