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七七心中一喜,深深揖了一禮,「多謝世伯,晚輩在此謝過世伯。」
如果有這一份對戰戎夷的心得體會,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她以後戰場之上,便能更多幾分把握。
「慚愧慚愧,老夫閉門造車,竟然不如世侄想的通透。唉!你若已經決定了去邊關上戰場,那就多保重。
你切記,雖然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是,如果朝中無人,只怕你在軍中也不能大展手腳啊。當年石鼓磯一戰,老夫雖然在涼城,可是仍然心有疑慮。這一戰本不應該發生的,特別是發生在崔國公身上,實在是令人有些不解。」
說到這裡,他似乎想起來什麼,「我這裡有一封崔國公出兵之前給我的信,你可以看看。」
崔七七驀地站起身來,心中激動。等徐盛拿了信件出來,她顫抖著雙手打開,看著熟悉的字跡,忍不住熱淚盈眶。
「信中雖然並沒有提及關於即將出兵的事宜,卻隱晦提了一句朝中勢力傾軋,恐有變故,勸老夫儘早想退路。也是這樣,自從崔家軍出事之後,朝廷的態度讓老夫心灰意冷,才解甲歸田。」
回程的路上,崔七七有些心不在焉,徐盛最後的話讓崔七七不得不深思。
石鼓磯一戰,朝廷對外宣稱是夷人大軍襲擊樊城,崔家軍奉命馳援樊城。然而戎夷對樊城只是派了小部分的兵力佯攻,真正的目的卻是在馳援的崔家軍。
等崔家軍馳援經過石鼓磯時,早就埋伏好的戎夷大軍出其不意,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徐盛說得不錯,以他們父兄對戰經驗來說,不可能沒有偵查防備,一頭就鑽進了敵人的埋伏圈。這是帶兵之人的大忌,但凡帶兵打仗之人都不可能犯下如此明顯的錯誤。
所以,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呢?崔七七不知道。
她之前已經找遍了朝廷分發下來的遺物,其中並沒有此戰的相關線索。她的父兄留下來的也僅僅只有浴血的半幅盔甲,殘破的兵刃。而與此戰相關的人員俱全軍覆沒,更不可能打聽得到任何的情況。
崔七七心中疑慮的種子越來越大,上輩子沒有接觸這些,所以朝廷說什麼就是什麼,她沒有絲毫的懷疑。可如今仔細一想,石鼓磯一戰,疑點重重。
為何樊城連敵軍的虛實都沒搞清楚,就急急忙忙請求援軍?為何樊城被敵圍困之時,朝廷沒有調派離樊城最近的燎城兵馬,反而調派距離更遠,駐守鄴城的崔家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